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國際防治沙塵暴日 | 近十年我國春季沙塵天氣減至年均9.2次

2024年07月12日13:2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歐陽易佳)7月12日是“國際防治沙塵暴日”。記者從國家林草局獲悉,近20年來,我國春季沙塵天氣總體上呈現次數減少、強度減弱的趨勢。由1981至2010年均值17次減少到近10年均值9.2次。

據國家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沙塵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現象。針對產生沙塵的三個因素—沙塵源、強風力和不穩定的大氣環流,人類目前能作用的主要發力點在於沙塵源治理。在沙塵源區和路徑區種樹種草、建設防護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減少沙源面積,對於減緩沙塵暴發生頻次和強度、降低災害損失具有重要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經過長期努力,我國沙區生態狀況持續改善。重點工程區林草植被有效恢復。“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造林4.8億畝,治理退化草原12.8億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積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點治理區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沙化土地狀況持續好轉。

“全國沙化土地面積連續4個監測期持續淨減少,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515萬畝轉變為目前年均縮減1000萬畝。土地沙化程度持續減輕,重度和極重度比重由2004年的74.1%下降到2019年的62.3%。”上述負責人說,“風沙危害得到抑制。2019年八大沙漠、四大沙地的土壤風蝕總量較2000年下降約40%,‘三北’工程區極易起塵和高度起塵土地面積由2012年的48.1%降至40.4%。”

(責編:王連香、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