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以舊換新“換”出農業生產新潛力
夏糧歸倉,成績亮眼。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全國夏糧產量2995.6億斤,比上年增產2.5%。夏糧收獲窗口時間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短暫的窗口期要避開“爛場雨”、干熱風等不利影響,實現高效、快速搶收,考驗著一個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當前,我國小麥機收率達到98%以上,其背后離不開農機以舊換新帶來的農業生產“加速度”。
今年夏收前,在山西臨汾襄汾縣鄧庄鎮澗溝村,搭載了北斗導航系統的高地隙自動式植保機、植保坦克在麥田中大試身手,盡顯“科技范兒”。
“老式農機更新換代后,機械化耕種降低了15%的生產成本,減少了70%的勞動力投入,預計每畝地增收80元。”襄汾縣農機發展中心高級工程師段小麗表示,智慧農機為小麥單產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農機更新帶來實惠的群體不隻局限於種糧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樣是受益者。
河北南部,歷來是重要的糧食主產區。今年小麥收獲期間,對河北邢台柏鄉縣金谷源優質小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常清來說,有兩個“踏實”:一是麥收期間天氣晴好讓人踏實﹔二是“鳥槍換炮”后的大喂入量收割機讓人踏實。
“合作社自有農機32台,合作的農機有96台,作業強度大、作業環境惡劣、零部件加速磨損,老舊農機超期‘帶病服役’現象比較普遍,平均7年到8年就得更新,國家農機更新補貼政策對我們來說是好事。”常清算了一筆賬,購置補貼和以舊換新兩項補貼,總共省下了近6萬元。
農業機械化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加快農機以舊換新,提升耕種收效率,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關鍵生產要素。
今年,中央財政安排246億元支持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加快實施農機報廢更新,支持農業裝備推廣應用。近期,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大工作力度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持續實施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農機結構調整,提升農機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通知》明確,對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報廢老舊農機給予適當補助。《通知》要求,各省應立足便民利民、提高效率、管控好實施風險等,制定細化符合本省實際的農機報廢拆解流程。
“同時,要開展便民服務,鼓勵報廢農機回收拆解企業上門回收、辦理業務,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范建華認為,大規模農機更新對打通農機產業堵點、擴大內需、推動農機市場破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有效刺激農戶購買新農機,更為農機市場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業內人士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農機以舊換新實施細則時,應充分發揮補貼政策的調節與引導作用,加大補貼力度,擴大政策覆蓋范圍,簡化申請流程,吸引更多農民購買先進適用農機,“換”出農業生產新潛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