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持續高溫考驗農業生產

沈 慧
2024年08月18日08:26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持續高溫考驗農業生產

  這個夏天,全球各地飽受高溫等極端天氣“烤”驗。立秋之后,暑熱未消,在很多地區尤其是南方省份,天氣依然炎熱。高溫天氣對經濟運行產生哪些影響?如何應對高溫“烤”驗?本報今日起推出“如何應對高溫‘烤’驗”系列報道,從農業生產、能源保障、工業運行等角度分析極端天氣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今年入夏以來,我國多次發生區域性高溫過程。7月,全國平均氣溫23.2℃,較常年同期偏高1.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監測顯示,7月,多地連續高溫日數超20天,共有59個國家級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或持平歷史極值。其中,湖南慈利(41.6℃)、湖北通山(41.5℃)、浙江麗水(41.5℃)等地出現41℃以上高溫天氣,7月22日至23日35℃及以上的高溫覆蓋面積均超過200萬平方公裡。

  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延昊表示,今年入夏以來,我國出現極端高溫天氣的頻次和范圍都較常年偏高。特別是長江中下游一帶,受副熱帶高壓控制的影響,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強度高。截至目前,浙江西南部、江西中部等地,35℃以上的高溫日數有30多天,浙江中部40℃以上的高溫日數有5天至13天。

  有關數據顯示,全國區域高溫天氣過程首次發生時間以每10年2.5天的速率在提前。同時,全國區域高溫過程累計日數呈顯著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高溫的平均影響范圍也不斷擴大。

  “超長待機”的高溫天氣,不僅讓人們叫苦連連,也給農業生產帶來嚴峻“烤”驗。延昊告訴記者,眼下,大部地區秋收作物處於產量形成關鍵期,滾滾熱浪會對農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高溫會造成一季稻拔節生長緩慢,幼穗分化受阻,花粉敗育、結實率下降﹔這一地區的棉花正處於開花結鈴期,高溫會讓棉花生長緩慢﹔柑橘正處於果實膨大期,持續高溫易致柑橘出現白斑,影響果實品質﹔持續高溫還會影響南方油茶果實含油率等。

  對此,延昊建議,水稻田要加強田間水分管理,及時採取以水調溫,高溫時段灌深水並保持水層,噴施植物調節劑等措施預防或減輕高溫危害。旱地作物和蔬菜要採取遮陽、灌溉和覆蓋等措施,減輕高溫的不利影響。果茶園要適時適量噴灌,降低地表溫度,對果實採取套袋、遮蓋等措施,以防高溫日灼危害。

  極端高溫也會對畜牧業以及水產養殖帶來挑戰。一般來說,高溫天氣下,牲畜進食量會減少,從而影響生長發育。由於免疫力下降,也易感染各類傳染性、繁殖障礙性疾病,有些牲畜還會出現發燒甚至中暑等現象。具體到水產養殖,水溫高,魚吃料多,排泄也多,當其排泄的有機質超過水體自身的氧化分解功能時,就會積累在塘底,加上高溫魚塘易缺氧,底層的有機質因缺氧分解產生大量的氨氮、亞硝酸鹽,使水質變差,魚病增多。

  延昊提醒,畜牧業要採取畜舍內防暑降溫、降低飼養密度、加強飼養管理等措施,減少牲畜的高溫應激。水產養殖可以通過調節池塘水位水質,採取增氧和降溫措施,改善養殖水環境,防范高溫危害。

  事實上,極端高溫帶來的不僅是天氣炎熱,因氣溫、降水偏離常態而引起的干旱常常如影隨形,已經成為影響農業氣候年景的關鍵因素。專家表示,極端高溫天氣持續期間,通常降雨也會偏少,此時土壤蒸發加快,墒情降低,容易引發農田干旱。

  據有關統計,極端干旱災害對農業生產影響范圍最廣,發生頻率最高,在各種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中,旱災造成的損失高達62%。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測,近日,隨著降雨增多,南方高溫范圍較之前逐漸縮小、強度減弱。但預計8月下旬,四川盆地、江漢、江南西北部等地還有持續性高溫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表示,8月后半月,四川東部、重慶大部及長江中下游等地降水偏少、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可能遭遇階段性干旱。當前正是秋糧作物生長發育關鍵時期,建議相關地區抓住有利天氣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加強塘壩水庫的蓄水保水工作,並合理開展水源管理和調控。

  記者了解到,面對高溫“烤”驗,氣象局基於高分辨率的氣象智能網格研發了短期、中期和延伸期的時效達30天的高溫災害預報。各省份氣象局也會針對地方特色經濟作物發布高溫預警,提醒各級政府和農戶在災前、災中開展農業高溫熱害的防災減災工作,減輕高溫的不利影響。延昊表示,近兩年,夏季高溫天氣頻發,極端高溫屢破觀測記錄,由於災害預警及農業防災減災措施到位,高溫熱害對農業影響總體偏輕,對作物產量影響不太大。

(責編:楊曦、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