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市場准入10條”的6大看點

陳煒偉
2024年08月22日09:08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市場准入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制度之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環境。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完善市場准入制度的意見》對外發布。

這份文件2000多字、10條意見,被稱為“市場准入10條”。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專門就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出台的政策文件,釋放了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信號。

看點一:明確市場准入制度體系建設目標

意見提出,構建開放透明、規范有序、平等競爭、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准入制度體系。

“意見正式明確了市場准入制度體系建設的目標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宏觀政策研究室主任王琛偉說。

王琛偉介紹,開放透明是實現平等准入的前提和基礎,規范有序是管理要求,平等競爭是主要目的,權責清晰、監管有力是重要保障,這五個方面共同構建起市場准入制度的目標體系。

看點二:市場准入體制機制更加健全

意見第一條就提出“完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要求各類依法設定的市場准入管理措施,全部列入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嚴禁在清單之外違規設立准入許可、違規增設准入條件、自行制定市場准入性質的負面清單。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麗岩說,這意味著,要通過完善制度確保“一單盡列”“不得單外有單”,充分維護了該項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強調,對未實施市場禁入或許可准入但按照備案管理的事項,不得以備案名義變相設立許可。

在市場准入管理措施調整程序上,意見明確,可能造成經濟運行突發重大風險的,經報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后,可採取臨時性市場准入管理措施。

專家指出,這意味著未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行業主管部門無權作出臨時性市場禁入決定,這有助於防范行政權力濫用,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

看點三:加強內外資准入政策協同聯動

意見明確,加強內外資准入政策調整協同,在不減損現有經營主體准入機會的前提下,堅持國民待遇原則。對外資放開准入限制的,對內資同步放開﹔在不違反國際協定和承諾的前提下,對內資設定准入門檻的,對外資同步適用。

郭麗岩說,不能是對外資已放開限制的領域,對內資進入反而仍有門檻﹔同理,對內資依法實施准入管理的,外資同樣要遵守。這是以問題為導向,回應社會訴求和企業呼聲的舉措,強調對內外資平等准入舉措務必落實到位。

看點四:優化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環境

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是意見的一大亮點。

意見提出,聚焦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計算、信息安全、智慧軌道交通、現代種業等新業態新領域,按照標准引領、場景開放、市場推動、產業聚集、體系升級的原則和路徑,分領域制定優化市場環境實施方案,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用好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和各類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新平台,暢通產業體系、創新資源、資本要素、應用場景、制度政策等,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王琛偉說,伴隨新技術快速迭代升級,一些新業態新領域凸顯出准入規則不明確、准入環境待優化等諸多問題,迫切需要持續完善相關准入政策,及時更新市場准入規則。進一步放寬新業態新領域市場准入,有利於讓更多社會力量進入過去被視為“高門檻”的行業,引導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

看點五:有序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

意見提出,對不涉及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可以依靠市場充分競爭提升供給質量的服務業行業領域逐步取消准入限制。對涉及重要民生領域的教育、衛生、體育等行業,穩妥放寬准入限制,優化養老、托育、助殘等行業准入標准。

“服務業是市場潛能最大的領域,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和外資有較強准入意願。”郭麗岩說,進一步清理服務業准入環節的各類限制,破除顯性或隱性的市場壁壘,適時放寬服務業市場准入,有利於營造“敢投、能投、投得好”的市場准入環境,促進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看點六:全面開展市場准入效能評估

意見提出,全面開展市場准入效能評估,優化指標體系,注重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確保評估過程公開透明,評估結果客觀合理,鼓勵地方結合實際加強評估結果應用。

國家信息中心公共技術服務部副主任張立峰說,開展市場准入效能評估,就是要評估各級行政主體有沒有按照市場准入要求辦事,建立的服務渠道是否暢通完備,對應的審批途徑是否便捷,實施的監管手段是否精准及時,制度的宣傳保障力度是否到位。通過常態化、動態化的評價機制,達到“以評促改”的目的,切實推進市場准入制度有序全面落地,從而營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場准入環境。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業界: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引導作用
  近日,各地政府投資資金動作頻頻。 總規模15億元的湖北省基石中小企業發展創業投資基金落地,投向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高技術制造等領域的中小企業﹔ 北京亦庄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升級為“產業升級基金+專項子基金+市場化子基金”完備的政府投資引導基金體系,覆蓋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 四川組建設立政府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首期規模達200億元,並按照“母基金—綜合基金—子基金”三級架構運行,實現投早、投小、投產業、投硬科技的目標…… 總體來看,各地紛紛加碼的政府投資基金,正遵循市場邏輯、用好市場杠杆,帶動社會投資,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以期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財經觀察:稅收優惠政策加速賦能機器人產業發展
  人民網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車柯蒙)8月21日,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大會以“共育新質生產力 共享智能新未來”為主題,自2015年首屆舉辦以來,該大會已經成為機器人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盛會之一。 記者了解到,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將舉行持續3天的主論壇及25場專題論壇,416位國內外嘉賓將暢談機器人領域的前沿發展趨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