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質增效 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向“新”而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北京8月28日電 (栗翹楚、實習生鐘文玥)走進北京市密雲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內高度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生產車間,焊接機器人高速運轉、藍光智能檢測正在實時檢測全車工藝參數、檢測員的管理下,智能耐久測試正有序進行……在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級工廠內,沖、焊、涂、總四大工序每天在這裡高效執行。
2024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延續產銷兩旺的發展勢頭,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到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89.1萬輛和140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和6.1%。同時,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穩步攀升,中國品牌乘用車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了60%,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認可度不斷提高,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正經歷一場裡程碑式的變革。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高,市場競爭激烈,亟需自主品牌提質增效,需要同時擁有豪華和新能源“雙BUFF”,在智能制造、品質管理與環保標准方面下功夫,才能與“BBA”正面競爭,在豪華行政級轎車市場競爭中增加底氣。
制造品質是自主品牌的堅實保障。“生產過程中,工廠必須把質量視作自己的生命線,從零部件管控,生產過程的過程管控,再到車輛下線之后的整車檢測,都應該做到100%全覆蓋,用嚴苛標准嚴把質量管理關口。”北汽新能源享界超級工廠常務副總王輝表示,享界超級工廠全面推行高端制造和智能化的理念,採用鋼鋁混合共線生產,其中沖壓加工、涂裝噴涂和鉚接的自動化率均達到100%,焊接自動化率也達到99%,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工廠還實現全球首創的智駕標定間,實現全面智能電檢、核心設備100%聯網、全自動標定數據自動採集匹配、透明化管理等復合系統分析工具有,讓下線車輛的全過程工藝參數及時入雲,實現“一車一檔”的可追溯管理。
中國汽車工業正經歷從技術引進邁向技術輸出的新階段。自主品牌紛紛開展創新設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發展,彰顯出企業深厚的內功,在品牌技術國際影響力上升的同時驅動全球車企轉型。
今年以來,北汽新能源不斷提升技術自研水平,持續鞏固在整車架構技術、電動化技術、智能化等關鍵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在整車架構技術和電動化技術方面分別自主開發了北極星純電高端旗艦平台與極光電池,為后續高端旗艦產品的開發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此外,還實現了“車-樁-雲”智能交互,結合AI大模型,提供了360度全時體檢的功能配備。
智能駕駛方面,新車型採用多源信息融合方案,基於“數據驅動”的預測算法和“交互博弈算法”,打造全天候、全向環境感知的”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市NOA行車功能,高效應對復雜行車場景。同時,利用“矢量建圖”技術進行環境重構,實現泊車路徑規劃更擬人,也實現了“斷頭路車位”的輕鬆泊入。
“用戶永遠是第一位,我們要為用戶造品質最好的車,提供最好的服務。”北汽集團張建勇董事長表示。下半年,研發重心將放在極狐品牌、享界品牌,以及新一代智能底盤的全面升級上,這些研發項目將為品牌產品矩陣注入持續的創新動能。
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向“新”向“綠”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自主品牌以不斷追求創新的內生力驅動發展,實現市場份額過半,打開上升通道,為行業整體增長再次按下“加速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