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回購增持創新高 回饋投資者力度加大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記者黃盛)上海証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滬市”)在8月28日新增4單回購、增持方案。2024年以來,滬市分別新增回購、增持方案559單、352單,超2023全年的271單、134單。
數據顯示,目前滬市公司存續中回購437家次,對應計劃回購金額區間407億—736億元,累計已回購307億元。存續中增持163家次,對應計劃增持金額區間169億—290億元,累計已增持87億元。其中,既有多家公司的注銷式回購優化股本結構,也有公司董監高、實控人“自掏腰包”的增持,實施頻次和落地時間也較以往有所提高。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國九條”提出,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后依法注銷。注銷式回購有助於每股可分配利潤的增加,對資本市場企穩復蘇的作用更為明顯。目前,部分滬市公司通過注銷式回購,增加每股內含資產價值和收益。
截至8月28日,滬市存續中注銷式回購有五十余家次,對應計劃回購金額區間在78億—127億元,累計已回購33億元。其中,伊利股份於4月29日披露回購方案,擬以自有資金回購10億—20億元公司股份用於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1.53億元回購﹔安圖生物於1月30日披露回購預案,擬以自有資金回購2.5億元至5億元公司股份用於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2.9億元回購﹔南山鋁業於1月8日披露回購報告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3億-6億元公司股份用於減少公司注冊資本,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1.1億元回購。
另據上交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滬市公司披露的回購方案呈現出落地加快、頻次增高兩個特點,顯示出滬市上市公司積極落實回購計劃,以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的決心與誠意。
根據《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公司回購股份用於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債,回購期限自審議通過方案之日起不超過十二個月。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回購實施期限限定為六個月甚至三個月,加快回購落地時間。
比如,咸亨國際於7月24日披露回購方案,擬以自有資金回購5000萬—6000萬元公司股份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實施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6個月內。8月21日,該公司披露首次回購公告,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176.38萬股,交易總金額為1615.34萬元。三人行於7月17日披露回購方案,擬以自有資金回購0.5億—1億元公司股份用於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實施期限為自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8月16日,該公司披露首次回購公告,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20.31萬股,交易總金額為502.07萬元。
同時,還有部分滬市公司提高了回購頻次,在上一期回購結束后立刻開展新一期回購計劃。比如,三安光電連續推出兩期回購方案。1月31日,公司在完成10億元回購后,同日披露新一期回購計劃的回購報告書,擬以5億元至1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5月5日,該公司披露新一期回購計劃的實施結果公告稱,再次完成10億元回購。恆瑞醫藥於5月15日披露完成6.35億元回購公告后,於5月22日再次披露新一期回購計劃,擬以6億-12億元回購公司股份,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1.03億元回購。
在增持方面,除重要股東增持外,多家滬市公司的董監高也紛紛加入增持隊伍。賽力斯於8月28日披露增持計劃,為維護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公司骨干團隊擬自公告披露日起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1億—2億元公司股份。金發科技於7月13日披露增持計劃,公司部分董監高人員擬合計增持公司股份不低於950萬元﹔浙江鼎力於3月10日披露增持計劃,公司董事、董秘擬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400萬—500萬元公司股份,截至目前已完成實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