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第十八屆榆林國際煤博會舉辦

2024年09月15日07: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本報西安9月14日電  (記者高炳)13日,為期3天的第十八屆榆林國際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煤博會”)在陝西榆林開幕。本屆煤博會總展覽面積8.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800余家,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超過往屆。

  今年煤博會聚焦煤炭及能源化工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在繼續設置高端能化、智能數字、新能源新材料、大型裝備等展區基礎上,增設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成果展區與羊毛絨工礦服展區,涵蓋煤炭綜採技術、智慧礦山建設、智能制造應用等多個領域,全面展示行業新成果與多元化應用,助力推動煤炭及能源化工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據介紹,現場參展人員可通過豐富的場景展示與互動體驗,直觀地感受國內外煤炭及能源化工領域的前沿技術、大型裝備以及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還可通過特色的地方文化展演、多樣的大眾趣味活動,領略榆林的城市特色與魅力。

  展會期間,榆林市還將舉辦2024國際雙碳產業創新發展、礦山生態修復、綠色金融與能源發展等一系列交流活動。

(責編:岳弘彬、牛鏞)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好品中國丨大涼山長出了“紅寶石”
  中秋將至 西瓜、甜瓜等 消夏水果開始退場 蘋果、梨、大棗 獼猴桃、石榴等 秋季水果迎來了高光時刻 被當作吉祥果的石榴 以其光亮圓潤的果實 紅寶石般的果粒、甘甜的汁水 成為節日餐桌上的明星 黃正偉 攝 伴駝鈴而來的“珍樹奇果” 石榴,又稱安石榴 是千屈菜科石榴屬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 原產巴爾干半島至伊朗 及其鄰近地區 全世界的溫帶和熱帶都有種植 我國栽培石榴的歷史 可上溯至漢代 晉張華《博物志》載 “漢張騫出使西域 得涂林安石國榴種以歸 故名安石榴” 石榴傳入我國之初 被視為 “天下之奇樹 九州之名果” 主要作觀賞之用 種植於皇家苑囿 到了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成為人們園籬中的佳果 並由長安推廣到各地 如今 石榴栽培遍布大半個中國 主產區分布於 山東嶧城、陝西臨潼 河南滎陽、安徽懷遠 雲南蒙自、四川會理 新疆和田、喀什等地區 臨潼淨皮甜 嶧城大紅袍 葉城甜、皮亞曼 會理突尼斯軟籽石榴等 都是本產區的優良品種 目前 我國已自主選育石榴品種115個 其中審定軟籽石榴品種4個 獲得植物新品種權的 軟籽石榴品種6個 黃正偉 攝 長於橫斷山深處的“紅色瑪瑙” 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市 位於四川省最南端 西南橫斷山脈東北部 青藏高原東南邊緣 屬中亞熱帶西部半濕潤氣候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雨量集中、干濕季分明 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 是理想的石榴種植區 全國石榴第一大縣 作為我國石榴 上市最早的產區之一 每到成熟季 沉甸甸的石榴如同 碩大的紅瑪瑙綴在枝頭 會理的軟籽石榴 本源自突尼斯 1986年 為紀念兩國建交 突尼斯共和國給中國 送了6棵石榴苗 這6棵石榴苗最后 落戶鄭州果樹研究所 被命名為“突尼斯1號” 會理於2009年引入 突尼斯軟籽石榴品種 種植面積和產業規模 迅速擴大 目前全市種植的石榴 99%以上為軟籽石榴 口腔裡榨汁的“專屬快樂” 會理的軟籽石榴 果大皮薄、粒大籽軟、味甜汁多 一般單果重400-500克 特大果能達到1250克 輕輕一掰 就能看到排列緊密 晶瑩剔透的紅色果肉 拿在手上像是 一捧明艷的紅寶石 吃的時候能夠放心大嚼 實現“吃石榴不吐石榴籽” 輕咬一口 石榴汁在口中瞬間迸開 石榴美味 但採摘不易 每年採摘季 來自雲南、廣西 貴州、湖南等省份的 採摘工人可達2000多人 一天下來 工資能達到200元至300元 高峰期可達600元 李鵬 攝 2023年 會理市石榴種植面積40余萬畝 產量77.4萬噸 為果農帶來43.…
《大地英雄——國測一大隊紀事》出版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歐陽易佳)日前,《大地英雄——國測一大隊紀事》出版,該書記錄了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以下簡稱“國測一大隊”)為國家經緯尺度點畫出科學基點的70年。 1975年,我國首次測出珠峰的高程為8848.13米,得到全世界的認可。…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