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經濟微觀察

綠色轉型風勁吹 產業結構煥新顏

人民網記者 許維娜 魏青成
2024年09月12日15:5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觀點摘要】

·逐“綠”求變,傳統產業煥新發展。

·布局綠色低碳產業新賽道,培育綠色競爭新優勢。

·數字化綠色化“雙化”協同轉型發展,塑造“1+1>2”整體效應。

“礦進棚、煤進倉,用礦不見礦、用煤不見煤、運料不見料、生產不見塵,智慧環保監控平台一屏覽全廠。”這是江蘇一家鋼鐵企業的生產場景。在全國,類似的鋼鐵企業不在少數,它們正大力推進節能降碳與綠色轉型,風馳電掣般駛上“綠色軌道”,有力提升了全行業綠色發展水平。

當前,這些綠色轉型實踐如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推動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離不開政策的引領。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要求,加快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包括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員涂聖偉做客《中國經濟微觀察·專家談》時表示,我國傳統產業體量大、分布廣泛,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堅實基底,同時也是資源能源消耗大戶。毫無疑問,傳統產業在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中具有關鍵作用。

涂聖偉以鋼鐵等行業為例介紹,近年來,我國眾多傳統產業通過綠色轉型,在技術裝備水平和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塑造出新的競爭優勢。例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23年,我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下降5.87%,噸鋼二氧化硫排放下降81%。

這一組數據,是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的生動注腳。

“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升級,將是一個持續推進、久久為功的過程。”涂聖偉表示,需要特別重視標准的引領作用。標准是質量的保障,隻有堅持高標准,才能實現高質量。要通過不斷更新土地、環境、能效、水效和碳排放等標准,以國家標准提升來引領傳統產業綠色轉型。

《意見》提到,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發展實際,堅持統籌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科學設定綠色轉型的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先行探索。

《意見》明確要求,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

涂聖偉表示,實現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要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與綠色低碳產業培育壯大一體推進。綠色低碳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其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產業結構綠色低碳轉型的成色。

歷經多年發展,我國由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催生形成的綠色生產力蓄勢待發。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等綠色低碳產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新的綠色經濟增長點。

位於廣州市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生態工廠總裝車間,映入眼帘的是高速運轉的生產線、機器人揮舞著機械臂、自動導向車忙碌地穿梭其中。僅需53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線。這一幕,生動展現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繁榮景象。

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領跑全球,光伏產業鏈主要環節產量也連續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對於如何發展壯大綠色低碳產業?《意見》給出明確方向和實施路徑。其中,建好綠色制造體系和服務體系非常關鍵。

涂聖偉建議,一方面,要以企業為主體,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綠色低碳企業,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時,以標准為引領,推動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建設,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另一方面,大力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和以環境治理效果為導向的環境托管服務,強化對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不斷提升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意見》還提到推動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發展。涂聖偉表示,強調 “雙化” 協同轉型,旨在通過數字化引領綠色化、綠色化帶動數字化,形成 “1+1>2” 整體效應。

在江蘇省鎮江市,鎮江港年吞吐量超億噸。這裡,無人斗輪堆取料機伸出有力臂膀,靈活抓取放置貨品﹔裝船機伸出有力臂膀,將貨品交予綿延數公裡的自動化流程線﹔船舶岸電系統為各類到港船舶提供岸電電源,電動通勤班車、電動工程車、電動叉車、電動裝載機、電動清掃車沿著各自路線,描繪出流動的綠色風景。

這些年,該港口利用綠色動力,實現華麗轉型,展現出 “零碳” 與 “智慧” 雙向賦能的成效。

涂聖偉表示,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工業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階段和領域。這些技術對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促進作用,正從單點、局部向多領域、多環節拓展深化,在推動產業綠色化發展和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至2030年,數字技術賦能全社會總體減排量將達 12%至22%。

【相關閱讀】

中國經濟微觀察:共建“一帶一路”下一個金色十年可期

中國經濟微觀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以進取的姿態解決問題

中國經濟微觀察:以“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戰略緊迫感 加快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中國經濟微觀察:持續鞏固增強內需主動力 全年主要預期目標有望圓滿完成

中國經濟微觀察:我國外貿三大支撐力凸顯 六方面實現促穩提質

中國經濟微觀察:我國文化市場循環暢通 文化產業繁榮向好

中國經濟微觀察: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實行更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中國經濟微觀察:加快完善銀發經濟支持政策體系 重視科技第一動力作用

中國經濟微觀察:“含金量”“含新量”不斷提升 中國經濟新動能加速形成

中國經濟微觀察: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 經濟“壓艙石”“助推器”作用凸顯

中國經濟微觀察: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優勢互補形成實踐價值 互利共贏收獲亮眼成績

中國經濟微觀察:綠色轉型賦能高質量發展 加速深挖“第二礦山”潛力

中國經濟微觀察:新機遇、新趨勢匯聚新動能 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發展壯大

中國經濟微觀察:消費市場亮點頻現 發揮中國經濟持續向好重要支撐作用

中國經濟微觀察:一季度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奮力一跳”能夠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中國經濟微觀察:我國外貿開局有力、起勢良好 有望延續穩定增長勢頭

中國經濟微觀察: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推進 透視中國經濟向“新”力

中國經濟微觀察:大力發展綠色儲糧 耕好減損“無形良田”

中國經濟微觀察:乘勢而上再出發 中國品牌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

中國經濟微觀察:中國新能源產業活力涌動 優質產能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微觀察:開放合作是唯一選擇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指控不實

中國經濟微觀察:防霉保糧促減損 顆粒歸倉保安全

中國經濟微觀察:加大改革力度 確保人民群眾從改革中獲益

中國經濟微觀察: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堵點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國經濟微觀察:海南自貿港6年:新高地,新作為

中國經濟微觀察:“兩新”政策落地顯效 不斷激發投資活力

中國經濟微觀察:為什麼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權威部門解讀

中國經濟微觀察:“兩新”加力政策促進消費需求 帶動多領域增長

(責編:孫紅麗、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