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孫 越 吳純新
2024年09月18日08:4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圖為丹江口水庫。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圖為丹江口水庫。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2024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10周年。10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工程累計調水量突破6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08億,為沿線26座大中城市200多個縣(市、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水資源支撐與水安全保障。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與湖北省十堰市的交界處,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近年來,丹江口水庫沿岸地區持續守護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常抓長治 水質持續向好

“最近往來游客多,我得早點來看著,不能讓垃圾流入庫區。”一大早,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老城鎮王嶺村護水員全合琴就拎著垃圾鉗、推著小車在丹江口水庫邊守護。

淅川縣位於丹江口水庫東岸,丹江口水庫在淅川境內的水域面積達506平方公裡,佔庫區總面積的49%。

為全面守好一庫碧水,淅川縣不僅建立起8000余人的清漂、護水、護林隊伍,常態化開展庫區生態環境保護,還成立了“守好一庫碧水”專項整治工作指揮部,全力清理整治庫區違法違規行為。

記者了解到,當地在丹江口水庫消落區,採取水系連通、生境營造、植物群落修復等措施,栽植各種適生耐水植物40萬余株,累計修復濕地50萬余畝。

在淅川縣香花鎮何家溝村,一個集水質淨化、水土保持、科普體驗於一體的人工小濕地格外引人注目。“我們通過管網集中收集生活污水,利用人工濕地進行處理,不僅成效顯著,后期管護成本也很低。”南陽市生態環境局淅川分局局長王君介紹。

近年來,為守好丹江碧水,淅川縣已累計投資12.5億元,建成污水處理廠14個、垃圾處理廠12個、農村小型污水處理設施175個、人工小濕地20余個﹔在丹江口水庫建成多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在庫區四周以及2616平方公裡的匯水區,利用高分北斗系統建立電子圍擋,實現了縣鄉兩級和環庫區重點村污水處理全覆蓋、水質全天候自動監測、違建自動報警。

為從根本上改善水庫水質,淅川縣做足“減”法,促進產業綠色蝶變。為實現一庫碧水出淅川,當地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先后關停涉污企業358家,取締庫區養魚網箱5.17萬箱,關停養殖場613家,否定73個大中型項目選址方案。

當地一方面引導原有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另一方面大力實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廣水肥一體化、無人機植保等新技術,全方位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

如今,淅川縣5個國省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綠是發展的底色,更是發展的底氣。近年來,淅川縣把生態產業作為保水質、助民富、促發展的核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目前,淅川縣林果業產值達6億元,10萬庫區百姓走上了增收致富路。2023年,淅川縣累計接待游客80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0.24億元,3萬名淅川人端起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

空天聯動 守好“大水缸”

守護丹江口庫區碧水,既要靠人防,也要靠物防、技防。

走進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一個個顯示屏懸挂在牆上。顯示屏上,各項水庫相關數據實時更新。工作人員可以遠程控制無人機,使其沿庫區消落帶上空飛行,實時傳回拍攝畫面。

近年來,丹江口市搭建起水庫斷面水質監測、衛星遙感監測、重點排污企業在線監管、庫岸線監控、環庫公路危化品車輛監控、水質監測站防入侵監控、城鄉雨污管道巡護、執法巡護隊伍監管8個智慧監管系統,全方位守護丹江口水庫水質安全。

為了“不讓一滴污水入庫”,實現精准護水、科學守水,丹江口市應用衛星遙感、大數據、無人機等科技手段,全力構筑系統化的“空、天、林、地、水”5道水質安全監管防線,對水庫水質實施多維度在線智慧監管,為制定應對措施提供支撐。

同時,當地還整合執法力量,組建丹江口庫區綜合執法大隊、水質保護綜合巡護大隊和生態環境警察大隊,由水質安全保障指揮中心統一協調調度,及時制止和懲處相關違法犯罪行為。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