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好品中國︱高原畜牧業,再添“牛勁”

2024年09月22日09: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三江之源”“中華水塔”

柴達木、可可西裡

巴顏喀拉、唐古拉

雪豹、藏羚羊、藏狐

……

不管是否到過青海

相信對這些意象一定不陌生

而牦牛、藏羊、青稞等

則構建起了人們

對青藏高原的另一重向往

“三江之源” “中華水塔”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

自北而南的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山脈和唐古拉山脈

構成了全省的地貌骨架

形成北部高海拔的

阿爾金山—祁連山山地

西部柴達木盆地

東部泛共和盆地、河湟谷地

和南部高海拔的青南高原

五大地理板塊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

等重要江河

以及哺育河西走廊

三大內陸河的發源地

青海省“中華水塔”

生態地位重要而特殊

每年向下游輸送

600多億立方米的清潔之水

境內草原、濕地、荒漠

冰川雪山、森林等生態系統

豐富集中且相互交錯

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

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

青海也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

擁有廣袤的草原

全省天然草場面積

4186.7萬公頃(6.28億畝)

佔土地總面積的60.5%

主要分布在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

玉樹藏族自治州

在各類草原中

高寒草甸佔到60%以上

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體

“牦牛之都” “藏羊之府”

獨特的自然條件

孕育了特有的物種資源

適應高寒缺氧環境的牦牛、藏羊

在長期的自然選擇

和人工培育中

成了青藏高原上的

代表性畜種

牦牛成為青海農牧業發展

“第一產業”

2020年底

青海省牛存欄量652.3萬頭

其中牦牛608.9萬頭

佔全國牦牛總數的40.5%

佔世界牦牛總數的38%

年出欄量達到169萬頭

肉產量近17萬噸

位居全國第一

享有“世界牦牛之都”的美譽

已形成青南牦牛核心養殖區

環湖牦牛高效養殖區

東部牦牛產業融合區

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

是牦牛傳統主產區

2020年存欄273.87萬頭

佔全省的45%

青海牦牛種質資源豐富

青海高原牦牛、環湖牦牛

雪多牦牛、玉樹牦牛等

4個地方品種被列入

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

肉乳兼用型品種大通牦牛

和肉用型無角品種阿什旦牦牛

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牦牛培育品種

發揮“野牦牛故鄉”優勢

優良種牛推廣到四川、甘南

西藏、新疆、雲南等地

“高原之舟” “雪域之寶”

地處三江源頭的玉樹

平均海拔4200米

屬典型的高原高寒氣候

長冬無夏、春秋相連

是青海牦牛數量最多的地區

也是全省最重要的優良品種繁育區

世界野血牦牛發源地

享有“牦牛種地”

“牦牛故鄉”等美譽

玉樹牦牛是

野血含量高、體格大、生長速度快

抗病力強、遺傳性能穩定

對高寒生態環境具有良好適應性的

優良牦牛遺傳資源

主要分布於州境內

海拔41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

中心產區為

曲麻萊縣、治多縣、雜多縣

牦牛對於藏區群眾

具有特殊意義

是牧民主要的

生活與生產資料來源

被譽為“高原之舟”

牧民的衣食住行運燒耕

都離不開牦牛

牦牛肉味道濃郁

營養價值高

牧民中流傳著一句俗語

“牛吃虫草我吃牛

無病無災藥不求”

如今

隨著產業升級

除了牦牛肉、牦牛肉干

牦牛乳、牦牛乳粉

牦牛絨、牦牛毛、牦牛皮等

越來越多牦牛產品

可以走出原產地

走向全國市場

讓青藏高原的古老畜牧業

重煥生機

全國特產“大摸底”

你還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薦?

人民網《好品中國》欄目

與你一起發現更多“中國好品”!

來源︱人民網

總策劃︱張玉珂

監制︱李娜 白波 劉雲

策劃︱翟巧紅 張素玲

文案︱劉沛然 馬可欣

字體︱萬祥生

設計︱張素玲

支持︱中共玉樹州委宣傳部、玉樹州農牧和科技局

數據︱《青海統計年鑒2023》 《青海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青海省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專項規劃(2022—2025年)》

(責編:楊曦、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