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數字科學院計劃建立AI安全與倫理標准
科技日報訊 (記者龔茜)9月22日,聯合國未來峰會行動日邊會線上舉辦。邊會主題是“人工智能時代的數字身份”,重點探討在AI快速發展時代,如何創建全球數字身份框架這一緊迫問題。
世界數字科學院(WDTA)執行理事長、聯合國科技委主席顧問李雨航概述了全球數字身份框架的關鍵需求:強調隱私、安全以及在AI驅動世界中的無縫集成。他倡導,應確保全球范圍內的數字身份治理具有倫理和包容性。
李雨航在會上宣布,世界數字科學院啟動“人工智能安全、可信和負責任”(AI STR)認証計劃。該計劃將通過建立嚴格的國際標准,確保AI系統從設計、開發到實際應用各個階段都遵循最高的安全與倫理標准。
據悉,WDTA已發布3項AI STR標准,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安全測試標准”“大語言模型安全測試方法”和“大模型供應鏈安全要求”。
WDTA副理事長徐亭宣布,即日起WDTA中文名稱為“世界數字科學院”,同時保留“世界數字技術院”作為別稱,以更加強調科學與技術、工程、項目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表示,聯合國2.0將把數字化作為重點,突出了全球數字解決方案在AI重塑未來時的必要性。
聯合國大會主席菲勒蒙·楊強調國際合作在應對持續技術革命中的必要性。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常啟德則呼吁國際社會加強合作,構建安全、包容的數字身份體系,推動技術負責任應用,並保障人權與隱私。
中國工程院院士、WDTA院士陳清泉強調,構建全球統一的數字身份框架有助於推動人工智能標准體系發展,促進技術與倫理平衡,確保科技負責任地服務於人類。
紐約大學教授蓋裡·馬庫斯指出當前AI的現有缺陷和潛在風險,強調需要政策干預、透明度、獨立監督以及制定AI全球性標准,確保AI技術負責任使用,避免長期風險。
WDTA創始理事長、匈牙利代表彼得·梅杰指出,此次邊會在塑造全球綜合數字身份戰略中十分重要,將有助於彌合數字身份與物理身份之間的差距。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