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講好“新農民”故事 鋪展鄉村振興新畫卷
人民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杜燕飛)日前,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新農民”故事會上,14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新農民”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內容涉及“22年情洒萬畝山楂林”“負債村變身共富村”“從‘農村養老驛站’到‘湖畔耕讀園’”等生動的一線“三農”實踐。
豐收來之不易,豐收成色十足,這背后的變化更折射出鄉村振興發展的進程。參會嘉賓表示,“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只是一個節日,更是國家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的生動體現。農業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正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正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要讓廣大農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嘉賓點評環節,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表示,鄉村振興涉及方方面面,不僅有產業發展,還有農村治理。從一線的實踐案例看,創新了一些新的機制,時間雖然很短,但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在鄉村振興的發展大潮中,“新農人”要堅守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勇於探索鄉村發展新路徑,帶領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一同致富創富。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唐園結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產業在生產、流通、服務環節進一步加強,企業做起來了,產業發展起來了,才能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也要注意,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振興,要注重增加工作崗位,將干事創業的人留住。他建議,下力氣發展循環農業,把秸稈變成能源,讓更多的農民有新工作崗位。
“科技創新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引擎,是催化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要素。”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朱冠楠表示,從“三農”發展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少人是前些年在外闖蕩鍛煉,通過鄉土情結返鄉創業,體現了新時代新農人在鄉村振興中的擔當。他建議,未來要大力發展農業科技,推進農業產業的機械化、智能化,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產品的附加值。
參會嘉賓還表示,要著力創新服務模式,支持拓展服務領域,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