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科學院專家講述幫助西藏發展食用菌的故事——
林芝種出致富靈芝
圖①: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援藏團隊與藏族同胞一起在原始森林中採集野生菌菌種。 |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地處雅魯藏布江和尼洋河交匯地帶,高原柳樹枝垂葉茂,青稞田園麥浪金黃。西藏林芝仙草農牧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興文走進大棚,隻見豆瓣一樣的靈芝芽,從儲錢罐大小的菌包裡鑽出頭來。“你看,再有個一二十天,等這些‘瓣瓣兒’長到手掌心大,白邊也慢慢發褐變深,就可以採摘了。”他眼裡滿是期待。
放眼望去,100多平方米的棚子裡,搭起一排排6層高的菇架,上面整齊碼放著2萬包靈芝菌包。林芝市科技局科技工作人員旦真次仁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從小到大,看慣了漫山遍野的菌菇,也經常去採拾。“但在微生物所專家來之前,我從來沒想到,靈芝可以這樣種植。”他感嘆道。
旦真次仁口中的“微生物所專家”,是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菌物科技專家。在上世紀90年代,在廣東省科學院與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合作的“西藏經濟真菌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科技援藏項目中,微生物所就派出多名專家進藏,指導幫助西藏自治區蔬菜研究所設計、建造了自治區第一個食用菌研發實驗室和第一個食用菌栽培基地。
青藏高原作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藏南的林芝地區森林密布,發展食用菌產業具有天然的地理、氣候和生態優勢。今年是對口援藏工作開展30周年。2009年,在廣東省科技廳和廣東省科學院的支持下,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所由食用菌研發中心副主任楊小兵帶隊赴藏,啟動了10年食用菌科技對口援助林芝的系列項目。2011年,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吳清平院士帶領廣東省食用菌行業協會代表團來到林芝地區,進一步推動了食用菌科技援藏。至今,微生物所已先后派出科技專家100余人次,多次遠赴林芝,足跡遍及米林市、波密縣、墨脫縣、察隅縣等廣大地區。如今,吳清平院士等廣東專家傾注心血的“小菌菇”,已經在西藏長成了“大產業”。
馴化栽培野生食用菌
1996年,廣東省科學院選定微生物所的食用菌方向作為援藏項目,時任研究所食用菌課題組副組長的楊小兵,隨著科研隊伍第一次來到西藏,負責指導搭建食用菌科研和栽培平台,並參與包括食用菌在內的野生大型真菌資源考察。
“來到拉薩,才知道高原反應是什麼感受。”第一個星期,楊小兵幾乎都無法入睡,整晚頭痛欲裂,好不容易才慢慢適應,開始在李泰輝研究員帶領下參加西藏全境的野生真菌資源調查。
林芝夏天的雨季正是野生菌長出來的季節,路上常出現山體滑坡,前后道路都被堵塞,越野車隻能沿著河灘甚至蹚河行走,還要與落石搶速度。在這樣的條件下,團隊歷時3年,共採集了數千份標本,鑒定出1000多種大型真菌。
在採集、分類標本作科研的同時,楊小兵出於專業的習慣專注攻關當地野生食用菌的栽培技術。“西藏有很多野生菌,野外生長品質參差不齊,還極易受到氣候、地理條件影響。隻有實現人工馴化、栽培,才能保障穩產穩收。”楊小兵說。
為此,楊小兵開始牽頭建造食用菌栽培基地和研發實驗室。高原上水的沸點低,又缺乏大型設備,團隊成員隻能自制帶有微壓的菌包高溫滅菌裝備,自己動手切割焊接汽油桶和鐵板。找不到機械制造廠,他們就指導木匠用木材制作無菌接種生產線。高原缺氧容易造成菇形嚴重畸變,他們就研究採用補氧換氣技術……幾年下來,楊小兵團隊克服種種困難,不僅在拉薩成功引種了香菇、平菇、金針菇、猴頭菇、茶樹菇等內地食用菌品種,還成功馴化栽培出白雞腿菇、多脂鱗傘等一批西藏野生食用菌品種。
技術成熟以后,微生物所專家們馬不停蹄到各地進行推廣,為了解決西藏各區相距遙遠的問題,楊小兵團隊還創建了食用菌分段栽培模式:在拉薩集中生產菌包、示范栽培和培訓技術人員,運到日喀則、山南、林芝和昌都等地分散建棚管理出菇。
如今,微生物所專家牽頭建設的實驗室和栽培基地,已成為國家級食用菌科研試驗站,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產品已遍布西藏各地市場。
培養“帶不走”的技術力量
在林芝市科技局,一株林芝原生桃樹種植在小院中央,樹干上嫁接的桃子、李子已結出滿枝青黃的果實。“這就像廣東專家們,不遠千裡到我們這裡‘傳經送寶’,現在已經桃李滿天下了。”旦真次仁說,自己就是廣東老師的學生。
2011年,旦真來到林芝市科技局,跟微生物所專家們學習食用菌知識。“真是從‘零’開始,一點一點學起﹔廣東的老師也是毫無保留地、手把手教我。”旦真次仁回憶說。
教者盡力,學者用心。從分類、育種,到制菌、栽培,一段時間下來,旦真次仁進步迅速,再加上他對本地情況十分了解,很快就可以給當地村民作指導了。
“旦真,我們這裡的菌包容易長虫子,怎麼辦?”“菌包裡不要加糖,你們那裡濕度高,雨水多,糖分多了,就招虫子。”
“旦真,我們菌包裡有霉變,可咋辦?”“你們那裡高溫高濕,菌包可能沒有消毒干淨,要在滅菌時多注意。”
旦真次仁邊學邊用,並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如今,在周邊各縣鄉,我也有很多學生啰!”他不無自豪地說。
在林芝市科技局的組織下,波密縣嘎隆溝合作社老板嘎鬆羅布到廣州參加過微生物所的培訓,平時一遇到難題,就給旦真次仁打電話、發視頻。“家門口種靈芝,身邊有市科技局技術員手把手傳授技能,遠程有廣東專家指導,種起來越來越有信心了。”嘎鬆羅布說。
微生物所專家們為林芝當地培養了一大批“帶不走”的食用菌科研和生產技術人才。
在廣東省科技廳、廣州市科技局、廣東省科學院先后多個援藏項目支持下,微生物研究所與林芝市科技局開展全方位“科技援藏”合作,為當地興建食用菌菌種站及栽培示范平台,讓食用菌產業化栽培的“紅利”,遍及林芝廣袤山野河谷、田間桃林。
張興文種植的本地野生品種白肉靈芝是西藏獨特的地理性標志產品,存在已久。它之所以能夠從靈芝家族中分家立戶並實現產業化,就是得益於微生物研究所幾位科學家的共同努力:吳清平提出通過培育本土品種解決高原栽培的菌種“卡脖子”技術難題,楊小兵帶著旦真等當地技術人員開始了西藏野生靈芝、猴頭菇等品種的人工栽培試驗,胡惠萍在波密縣把它的模式標本帶出高原研究,李泰輝通過分類鑒定給了它“出生証”……經過5年的精心培育,白肉靈芝通過分離、菌種選育、優質菌株馴化、高原試種等一系列環節,實現從無到有,再到規模化、產業化,如今西藏已有30多家栽培企業和種植戶,年栽培量擴增至270余萬袋,帶動了眾多菇農脫貧致富。
“小菌菇”成為“大產業”
從林芝市區往南,沿雅魯藏布江行駛1個小時左右,在一片群山環繞之中,便是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靈芝種植戶李見陽的種植基地就在這裡。
1.5畝的土地,分成3個大棚。他的靈芝用椴木培養,埋在地裡生長。放眼望去,一朵朵靈芝幼體像“大號豆芽”一樣在腳下整齊排布。“除了大棚外,我在野外還有10畝林下種植,預計今年能收獲300—500斤干貨。”李見陽說。
“靈芝銷路如何?”記者問。李見陽表示,一部分產品依托旅游市場,銷售給游客,更多的是通過下游公司收購,進行深加工。
廣東粵微食用菌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他所說的下游企業之一,公司總經理謝意珍介紹:“我們是依托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和技術孵化而成的科技企業,專注於靈芝、猴頭菇等珍稀食藥用菌功效產品研發。”
“林芝有環境優勢,種的靈芝品質好,多糖含量是普通內地靈芝的4—5倍,靈芝三萜含量達到普通品種120%以上。廣東有技術優勢和消費市場,讓種出的好東西不愁賣。”廣東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隊員、林芝市科技局黨組成員魏遠征說,借助微生物所的“科技援藏”,林芝市科技局與粵微公司對接合作,進行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努力打響品牌。
2020年,粵微公司與林芝的食用菌企業簽訂了靈芝加工合作協議,林芝食用菌形成了從栽培到深加工、創品牌的產業鏈。這份合作協議,讓張興文、李見陽等本地農戶吃了“定心丸”。
“靈芝可以做保健品、飲料、護膚品,深加工技術跟上,未來市場前景廣闊。”楊小兵說,這需要在良種選育、高效栽培等技術環節不斷突破,也有賴於廣東、西藏食用菌科研專家和廣大農戶們的共同努力。
如今,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科技援藏的腳步仍在繼續:研究所從34株野生冬虫夏草中篩選出一株優良菌株,已在林芝地區投產﹔以吳清平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人員,仍在各自領域為粵藏合作提供科研支撐﹔林芝市科技局每年選派一批農技推廣人員來到微生物研究所,參加食用菌相關技術的培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