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虞城:一手抓溝渠疏通 一手抓搶收搶種

“多虧這兩天鄉干部幫著俺盡力排水。要不然這地裡頭現在還都是水。”9月30日,虞城縣鎮裡固鄉張燦樓村民許劉印說。
2024年9月17日夜至9月19日凌晨,受台風“貝碧嘉”影響,虞城縣遭遇多年不遇強降水,其中鎮裡固鄉總降水量達625.9毫米,達本地區歷史之最,全鄉造成嚴重的水澇災害。災情形成后,全縣各鄉鎮積極行動,一手抓溝渠疏通,一手抓搶收搶種,讓村民損失降到最低。
一手抓溝渠疏通
“我們作為這次受災最嚴重的鄉鎮,第一時間調動所有資源,投入這次應急任務。”虞城縣鎮裡固鄉黨委書記常立杰說。
大雨過后,虞城所有分包縣領導下沉一線,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幫扶隊員積極協助群眾做好救災減損工作。截至目前,已排除農田積水面積54.41萬畝,剩余0.63萬畝主要集中在一些低窪地塊。全縣玉米收割機保有量2200台,引進履帶式聯合收割機155台,協調組建4支“三秋”機收作業應急服務隊和5個機具搶修服務隊。截至目前,全縣秋糧種植面積108.4萬畝,已收獲78.5萬畝,預計10月5日前秋作物收獲大頭落地。
鎮裡固鄉張燦樓村許劉印家的玉米地裡,一台玉米收割機正在緊張地作業,十多天前齊腰深的雨水已經被引入附近新挖的溝渠中,土壤也已經變得干鬆,一點沒有影響機器作業。
一手抓搶收搶種
“這季秋庄稼是咱老百姓一年的希望,我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大家。”在鎮裡固鄉,來自虞城縣農業農村局的農技人員劉許成站在地頭,向幾名村民拍著胸脯說。
連日來,虞城縣要求各鄉鎮加快排水進度,嚴格落實低窪地塊科級干部包干制度,定地塊、定人員、定時限,確保0.63萬畝低窪地塊積水盡快排除,排出積水后要抓緊整地晾墒。縣農機服務中心根據各鄉鎮秋收進度,加強農機調度,確保秋糧第一時間搶收歸倉。縣農業農村局將邀請省農業大學教授來虞指導培訓,組織技術專家深入鄉鎮,指導群眾落實好晚播小麥“四補一壓”等措施,種足種好小麥。同時,在累計賠付4400多萬元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理賠手續,加快理賠進度,切實維護好農戶的切身利益,保護好群眾的種糧積極性。
在鎮裡固鄉的玉米收割現場,縣農技人員、鄉農業技術員以及部分鄉干部,也紛紛加入到玉米收割行動中,為大家提供麥播技術指導,以及玉米后續的晾晒和儲存建議。
“我現在已經收了將近2000噸了。”在鎮裡固鄉賀樓村,收糧大戶李夢說。據李夢介紹,全鄉雨水排水基本結束后,自己就抓緊聯系村民,在鄉政府干部配合下,及早搶收,趁早晾晒,力爭把村民的損失降到最低。
在鎮裡固鄉,所有村庄的空曠場地、學校操場等地方,都被開辟出來作為臨時晾晒場。村民們自發地幫忙清掃場地、鋪設塑料布,為困難群眾的糧食晾晒提供便利。眾人拾柴火焰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袋袋金黃的玉米、飽滿的大豆等秋作物被整齊地晾晒開來,在陽光下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通訊員劉建讜 謝衛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