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論劍:新時代·智生活”分享會舉辦——
智能時代我們的生活有了什麼變化?

![]() |
“俠客島論劍:新時代·智生活”分享會開幕現場。 |
![]() |
分享會現場,台下觀眾聆聽嘉賓演講。 |
![]() |
人民日報海外版新媒體“俠客島”日前在京舉辦“俠客島論劍:新時代·智生活”分享會,來自騰訊、京東、餓了麼、榮耀、哪吒汽車、視源股份等企業相關負責人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話高質量發展,暢談智慧生活。
智能時代我們的生活有了什麼變化?如何讓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嘉賓就此作了分享。
“把‘流量’轉化為‘留量’”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 王學斌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其中關鍵任務之一即“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舉一個例子。今春以來,江西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人流如織。不僅每天有絡繹不絕的游客打卡,更有超2.4萬名“景漂”創業者在此集聚。
這兒是民間藝人的寶地,如果您在陶然集、春秋大集上看到來自各地的紫砂手藝、銅雕手藝、玻璃手藝等,千萬不要意外﹔這兒也是各國藝術家的勝地,通過舉辦陶溪川新品發布會、陶瓷電影周等活動,陶溪川品牌效應日益彰顯。
以文化為魂,以陶瓷為基,陶溪川把“流量”轉化為“留量”,使“創意”發展成“頂流”,讓“文脈”噴涌出“活力”。
隨著時代發展、技術進步,新的文化業態不斷涌現。文化業態創新為我們擴大文化陣地、加快文化發展提供了新途徑,也為文化創作生產和傳播消費方式迭代創造了新機遇。我們要加快推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數字出版、數字影視、數字藝術等新型文化業態,以先進技術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搶佔文化創新發展制高點。
(本報記者 宋 爽整理)
“做最靠譜的社區服務建設者”
餓了麼副總裁、即時電商研究中心主任 張瑞東
不少人都使用過“餓了麼”,接到過“藍騎士”送來的外賣。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像“餓了麼”這樣的即時電商平台越來越不可或缺。除了做好餐飲、零售等服務,餓了麼秉持“科技+生態”理念,以居民購藥、養老助餐為突破口,在社區數字化服務上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實踐。
針對居民購藥需求,餓了麼打造“網上購藥+醫保結算”模式,居民通過餓了麼購藥板塊,可選擇所需醫保藥品並通過醫保移動支付,很快藥品就會配送到家。有關項目已在上海、廣州等26個城市上線,合作醫保門店超4000家,累計服務患者近200萬人次。
針對老年群體養老餐需求,餓了麼圍繞訂餐服務、補貼核銷、餐食配送等環節進行數字化系統對接,不斷提升服務效率和體驗。
2023年,上海鬆江新橋鎮社區助餐項目在餓了麼上線,社區食堂的服務范圍從周邊幾百米,擴展到47平方公裡,共為3400多名老人提供了養老助餐綜合服務。餓了麼還組織黨員和先進騎手組成“助老e餐”專送隊,確保為老人服務的質量和溫度。
做最靠譜的社區服務建設者,培育數字化社區建設上的新質生產力,這是餓了麼的願景,也是企業的社會擔當。
(趙競凡整理)
“科技是種能力,向善是種選擇”
騰訊SSV時光實驗室應急運營負責人、國家應急救援員 王 帥
他人生命攸關之際,許多人都會挺身而出,這源於人類互助、利他的天性,而互聯網幫助我們放大這一天性:用網絡找到施救者,讓數字化技術成為優良傳統的放大器,就能將“偶然的幸運”轉化為可持續的互助能力,解決更多問題。
今年7月,家住東莞的84歲老人梁伯突然呼吸困難。當地人民醫院醫生利用企鵝急救助手,通過一系列遠程指導和現場醫生專業救治,將老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8月,蘇州一名20歲外籍交換生突發心臟驟停,身邊人第一時間撥打了120,接線員一邊安排救護車,一邊指導現場人員做心臟復蘇,並讓師生們通過企鵝急救助手找到距離最近的AED。最終該名學生恢復心跳。
企鵝急救助手是一個微信小程序。當緊急情況發生,人們除了撥打急救電話,還可點擊小程序,找到附近的急救設備和具備救助技能的社會力量,前往現場參與救助。
截至2024年7月,深圳寶安、東莞、蘇州、青島等地已實現相關應急響應系統的區域性覆蓋,接入3萬多台AED,連接40余萬名志願者。
科技是種能力,向善是種選擇,期待更多人參與社會應急,在收到緊急求助時伸出援手,傳遞一份善意。
(趙競凡整理)
“AI智能體全面賦能個人”
榮耀終端有限公司產品部總監 盛京晶
作為智能終端廠商,我們一直在思考,AI共生時代,人類究竟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以榮耀在端側AI領域的最新成果“榮耀AI智能體”為例,它相當於用戶“時刻在線的個人助理”,能主動感知環境,學習用戶行為習慣,並根據用戶意圖做出決策和執行操作。它的本質邏輯,是依靠平台級AI能力,將手機中原本割裂的應用和服務串聯起來。
比如用戶想關閉手機自動續費,隻需對著手機說一句“取消我不知道的訂閱續費”,AI智能體即被激活:先是理解用戶需求,再是全程提示AI所操作的應用及步驟,最后涉及是否取消續費等重要決策時,將決定權還給用戶。又如,用戶隻要說“幫我訂一杯和昨天一樣的咖啡”,智能體就會自動選好門店、確定是否加糖加冰﹔“先打車去妻子公司,再去學校接孩子”,這種指令也能即刻執行。
AI智能體深度改造應用生態,全面賦能個人。它可以讓用戶拍照拍得更好,運動更科學,辦公更高效,還能讓用戶實現無障用機、無界溝通,甚至可通過換臉檢測進行AI反詐,有效應對AI隱私安全挑戰。
不同於一些外國企業在“圍牆花園”的封閉生態中打造智能體的做法,榮耀AI智能體面向所有第三方服務開放合作,致力於打造立足開放生態的普惠、強大端側AI。
(本報記者 宋 爽整理)
“技術最好的‘試金石’是產業場景落地”
京東健康智能算法負責人 王國鑫
人工智能的運作原理是通過學習人類產生的數據,模擬人類的創造性思維。其中,數據資源非常重要通用數據易得,而醫療數據的獲取,卻是行業難點。
為什麼我們生病時都想找專家治?因為專家的腦海裡有大量通過實踐積累的知識。醫療領域大模型關注的是如何將這部分知識遷移至人工智能,並賦能到醫療關鍵環節中。
日前,面向中文醫療大語言模型的開放評測平台MedBench更新評測榜單,京東健康旗下“京醫千詢”大模型以綜合得分92.4分的成績位居榜單高位。
大模型也驅動了多樣化產品。比如“ABC健康”,它是一個集健康監測和健康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微信小程序,能測心率、測血氧、通過聲音進行健康評估。
又如智能醫療服務產品“康康”,能實現健康咨詢、在線問診、找醫生醫院、體檢報告解讀、買藥秒送、上門檢測等服務全覆蓋,為用戶構建信息准確、服務高效的智能醫療服務生態系統。
技術最好的“試金石”是產業場景落地。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期待人工智能幫助我們走向更好的智慧生活。
(本報記者 宋 爽整理)
“見証電動智能時代的汽車巨變”
哪吒汽車副總裁兼設計中心總經理 常 冰
近些年,我們見証了電動智能時代的汽車巨變。從燃油車到電動車,看似只是能源方式的改變,但實際上,汽車整體架構及理念都經歷了一場“天翻地覆”。
汽車從誕生到實現零百公裡加速4秒,用了110年﹔而從零百加速4秒到突破2秒,隻用了8年。燃油車時代,零百加速4秒近乎是技術極限,且成本極高﹔反觀當下,零百加速2秒的電動汽車,在全世界已經非常普遍。
汽車底盤的變化更能凸顯這種歷史演變。1910年的底盤和2000年的底盤,本質上並無不同﹔而在2024年,電動化、智能化底盤讓一切都變得不一樣。
汽車誕生后的前一百年,底盤架構一直是剛性連接,整體變化自由度很小。而在電動智能時代,底盤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柔性連接,通過軟件就能讓各核心部件之間實現彈性和智能協作,底盤尺寸可根據用戶需求調整。
還有內飾。燃油車盛行時,汽車內飾在近百年間沒有太大變化﹔但電動化、智能化卻能將復雜的儀表板,轉化成一塊沒有按鍵的大屏幕,用戶通過屏幕即可實現所有交互操作。
用一句話總結:電動智能時代的汽車更簡單,用戶用車體驗也更多元。
(趙競凡整理)
“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視源股份黨委書記、首席戰略資源官 段 宇
人工智能加速賦能千行百業、落地現實場景。
當我們看電視時,智能電視主控板卡讓我們用語音、手勢控制電視,不再需要遙控器﹔洗衣服時,FreDream服裝護理機能對衣物進行蒸汽除菌、熨燙、消毒、烘干,可智能識別衣服數量,未來還有望實現自動疊衣服。
視源股份推出的希沃教學大模型,能自動協助教師生成課件、批改作業、進行課堂教學分析﹔智慧黑板、移動錄播等形式,也為偏遠地區學生鋪設出通往優質教育資源的橋梁,縮小了教育資源的數字鴻溝。
此外,MAXHUB領效智會大模型,可實現會前發起遠程會議、會中實時會議錄制,會后紀要快速提煉及待辦內容智能生成﹔智能跑步機可通過適配各類手表,設定最高心率實現自動降速﹔智能洗衣機能自動制定個性化洗滌方案﹔智能后視鏡可進行車道偏離警告、盲點監測、超速提醒等……
近年來,視源股份持續拓展國際市場。截至目前,視源股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進入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全球多個市場。特別是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出的智能教育產品,受到當地學校和教育機構高度認可。
我們希望用人工智能技術,讓更多人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本報記者 宋 爽整理)
本版視覺統籌 胡贊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