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珠海國際靈巧操作挑戰賽暨具身智能產業大會舉辦

11月4日-5日,首屆珠海國際靈巧操作挑戰賽暨具身智能產業大會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舉辦。本次活動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政府承辦,以“靈巧新生力,智匯創未來”為主題,集賽、展、會於一體,吸引了近300位來自學術界、產業界及投資界的頂尖學者、行業專家及企業家參與,深入探討具身智能技術的前沿動態與發展趨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具身智能產業集聚發展。
11月4日下午,來自德國漢堡大學、美國Home Robot團隊、香港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珠海本土企業的十余支海內外精英團隊,圍繞“機器人零件裝配任務”“在雜亂物體中拾取物品”以及“機器人雜亂線纜整理插拔任務”三大場景賽道展開角逐。來自清華大學的團隊Ai &Robot獲得“機器人零件裝配任務”賽道一等獎,團隊代表、清華大學研究生羅弘賽后表示:“在比賽中深刻感受到了具身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態勢以及同行們對技術突破和應用的無限熱情。”
會上宣布,明年珠海將繼續舉辦第二屆珠海國際靈巧操作挑戰賽暨具身智能產業大會,一等獎獎金將高達100萬美元,歡迎各路精英齊聚珠海。
近年來,具身智能成為國內外產業界、學術界和投資界重點關注並大力投入的硬科技賽道之一,有望成為繼PC、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后的下一個典型智能終端,帶來顛覆性的產業升級機會。具身智能指一種智能系統或機器能夠通過感知和交互與環境進行實時互動的能力,可以簡單理解為不同形態的機器人在真實的物理環境下執行各種任務,來完成人工智能的進化過程。
11月5日上午,具身智能產業大會開幕,各界嘉賓齊聚一堂,通過專業解讀、案例分享、經驗交流等形式,精彩呈現了具身智能領域的理論研究新進展與產業應用新成果,推動學術界、產業界與投資界之間深度對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致辭中表示,要把握機遇,注重高水平人才培養和引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團隊,推動具身智能產業在珠海加快發展。原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表示,期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吸引更多年輕人投身具身智能領域的研究與實踐。
大會主旨分享環節,多位重量級嘉賓帶來了最新學術成果和思考見解。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朱世強對AI背景下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路徑與瓶頸挑戰進行了深度分析﹔香港大學教授席寧分享了機器人技術在工業自動化、生物醫學、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成果﹔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教授Ole Doering從中西雙重視角出發,深刻剖析了AI技術與倫理問題﹔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富春提出了傳感器技術、算力硬件支持以及具身智能體構建等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
分會場則以“具身智能賦能生產生活”為主題,聚焦解決企業生產和群眾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大會現場設置了具身智能產品展示與互動區域,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體驗。“脊柱內鏡手術機器人”“人形仿生機器人”“機器人咖啡機”等30余件前沿具身智能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全方位展示。借助“靜態展覽+互動體驗”,觀眾們可以現場與人形機器人互動,觀看智能靈巧手彈奏鋼琴,還能品嘗到機器人制作的香濃咖啡,不僅近距離感受到具身智能技術的非凡魅力,更深切體會到這項技術帶來的變革與便利。
大會現場,重磅消息接連發布。潤星泰電器、逸科興制造、智新自動化等珠海優質創新企業發布了在具身智能產業鏈的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包括“合金材料壓鑄領域的智能制造方案”“電子元器件生產領域的機械靈巧手裝配方案”等11項技術攻關項目,現場張榜金額超億元。香洲區與清瑞博源智能、有怡科技、跨維智能等6家具身智能領域的創新企業現場簽訂了投資協議。
大會現場揭曉了《珠海市香洲區首批具身智能創新鏈智庫名單》,匯聚了浙江大學教授朱世強、清華大學教授孫富春、香港大學教授席寧等十余位行業頂尖專家與學者,他們將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為珠海具身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智力支撐與戰略引領。(記者 黃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