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制備技術讓AR眼鏡物美價廉

金 鳳
2024年11月19日08:5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制備技術讓AR眼鏡物美價廉

張宇寧團隊和立訊精密合作研制的偏振體全息光波導AR眼鏡。張宇寧供圖

張宇寧團隊和立訊精密合作研制的偏振體全息光波導AR眼鏡。張宇寧供圖

戴上眼鏡,在手機App上點擊“翻譯”“提詞”“導航”頁卡,發出語音指令,眼前便會依次浮現出一串串實時翻譯的對話、演講提詞、車用導航信息。隨著頭部擺動,這些信息也隨之移動,始終保持在眼前。11月15日,在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顯示與可視化研究院,當記者佩戴起這款利用偏振體全息光波導(PVG)技術研制出的AR眼鏡時,未來感扑面而來。

這款AR眼鏡於日前正式發布,由該校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顯示研究院院長張宇寧團隊聯袂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訊精密”)自主研發。

“與表面浮雕光柵(SRG)技術相比,PVG技術能讓AR眼鏡的光效提升至300%,大幅提升了AR眼鏡的續航能力和顯示亮度,並使前向漏光降低80%,提高了觀看的私密性。此外,PVG技術也可以在視場范圍較大時,保証畫面的連續性與均勻性。”張宇寧說。

為AR眼鏡“鑄膜”

從外觀上看,這款隻有45克重的眼鏡與日常所用眼鏡並無二致,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款眼鏡在鏡片內側有一塊薄薄的透明膜。這片膜,便是該眼鏡的關鍵技術創新點。

“當用手機App向眼鏡發出操作指令后,鏡腿中的微像元就會將手機中的圖像數據發送給鏡片中的小光柵,光柵通過光波導片,也就是一種光學膜,將圖像投入人眼。”張宇寧解釋,光波導片雖然看上去平平無奇,但為了將其制備成型,團隊曾面臨三項技術挑戰。

挑選適合的材料制備AR眼鏡的光學膜,是團隊要攻克的第一項難題。“目前,國外不少知名品牌的AR眼鏡都在探索做遠向投影,其中一條路線是利用光致聚合物制備光學膜,但這種膜的性能不夠理想。后來團隊成員翁一士經過多年研究發現,液晶材料折射率調制度可達0.3,是傳統光致聚合物的6—10倍。”張宇寧介紹,調制度的提升,意味著光學視場角度的擴大,可提高用戶使用時的沉浸感,進行彩色顯示時,不會因為帶寬擴大,而影響顏色的均勻度。

但僅發現液晶材料還不夠,還要讓它“為我所用”。對此,張宇寧團隊將液晶材料與其他輔助材料配比,並在不同溫度環境下測試,最終確認液晶材料與輔助材料的配比。“現在這款眼鏡可以在80攝氏度以下、80%的相對濕度下使用。”張宇寧說。

提升畫面顯示質量

確定了液晶材料的“C位”身份后,如何設計膜內的三維空間結構,並讓液晶材料在光學膜內分布,是制備光學膜要攻克的另外兩個關鍵問題。

張宇寧說:“我們利用干涉曝光方法,通過材料自組裝形成液晶分子三維空間結構,實現特定的折射率空間分布,從而控制光的傳播,達到顯示成像的效果。”

基於液晶材料,設計、加工特定衍射光柵結構,並將圖像傳導到視網膜上的技術,便是PVG技術。

張宇寧介紹,傳統AR眼鏡鍍膜一般採用SRG技術。二者的區別在於,SRG技術是採用微納刻蝕與納米壓印方法,讓光學材料在基材表面形成基於形貌的周期性結構,而PVG技術則通過全息干涉方法,讓光學材料在基材內部形成基於折射率變化的周期性分布。

“SRG技術和PVG技術都是基於光柵衍射和全反射原理傳播成像。與SRG技術相比,PVG技術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高階衍射級次,將能量集中於所需的光線偏轉角度上,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証波導的光學傳輸效率,在降低功耗、提升亮度的同時,能有效抑制當前衍射光波導面臨的背向漏光與彩虹效應等瓶頸問題。”張宇寧說。

成果從“書架”到“貨架”

在經過10余年的研發后,如何將科研成果從實驗室搬到生產線,是張宇寧團隊現在要跨過的另一道檻。眼下,張宇寧團隊正在搭建鏡片中試產線。

如果要實現規模化生產,成本控制是關鍵。“利用PVG技術制備鏡片僅需使用濕法涂布和全息曝光工藝,無需借助光刻、電子束刻蝕、納米壓印等復雜昂貴的微納加工技術。濕法涂布和全息曝光的制備方式,可大幅降低眼鏡的生產成本,提高制備效率,從而確保鏡片的制備具有成本優勢。與現有的SRG技術相比,PVG技術制備可使AR眼鏡成本降低60%,有望推動AR眼鏡的大規模商業化生產和普及應用。”張宇寧介紹。

最近,張宇寧團隊已與制造業龍頭企業立訊精密達成合作,由科研團隊加工AR眼鏡的光波導鏡片,立訊精密將核心元器件整合進眼鏡,形成整機應用。

“現在我們和立訊精密等企業合作,進一步聯合開發了適用於車載的增強現實顯示設備,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應用場景。”張宇寧說。

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江雪華介紹,為進一步推進有組織科研,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該院圍繞微納材料與器件、智能傳感與系統、光電互聯與傳輸、信息顯示與成像等4個研究方向,組建了近20個科研團隊。而由張宇寧擔任院長的信息顯示與可視化研究院,便是學院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試驗田。

“我們希望以此為嘗試,通過高價值的科技成果產出和高效能的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為推動學科發展和培育新質生產力作出貢獻。”江雪華說。

(責編:楊曦、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