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好品中國 | 山河共育的“食中之藥”

2024年11月23日09:2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莫怪虹無影

如今小雪時”

轉眼已是冬天的

第二個節氣

對於講究養生的人來說

山藥等藥食同源的食物

成了理想的滋補佳品

滋補佳品

山藥,學名薯蕷

雖然跟土豆都是薯類食物

但從植物學分類角度講

兩者基本沒什麼親緣關系

前者屬木蘭綱百合亞綱

露兜樹超目薯蕷目

薯蕷科薯蕷屬

后者則屬木蘭綱薔薇亞綱

菊超目茄目

茄科茄屬

從來源講

土豆原產於

南美洲安第斯山脈

山藥則是我國本土植物

先秦古籍《山海經》中

就有關於它的記載

山藥在我國栽培范圍廣泛

主產區集中在河南、河北

山東、江蘇、廣西等地

河南的懷山藥、鎮平山藥

山東的濟寧米山藥、細毛長山藥

河北的麻山藥等

都是常見的山藥品種

懷山藥指的是

古代懷慶府(今焦作市一帶)

出產的山藥

與“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

並稱“四大懷藥”

地理標志產品

保護范圍為

焦作市下轄的

沁陽市、孟州市、溫縣

博愛縣、武陟縣、修武縣

主要品種有

鐵棍山藥、懷府山藥

山河共育

適宜懷山藥生長的土壤

主要以兩合土、沙壤土為主

要求土層深厚、養分含量高

保水和保肥能力強

排灌條件良好

鐵棍山藥主產區溫縣

地處太行山與黃河之間

屬黃沁河沖擊平原

沁河、伊洛河、黃河

在這裡交匯

土壤中沉澱了黃河上游

各種地質條件的豐富營養

並吸納了太行山岩溶地貌

經雨水沖刷滲透而來的養分

土地平整、肥沃、疏鬆

集山之陽與水之陽於一體

春不過旱、夏不過熱

秋不過澇、冬不過冷

為山藥生長提供了

優良的自然環境

鐵棍山藥在生長過程中

吸收了土壤中大量營養

被稱為“霸地生長”

一塊壚土地要九年時間

才能輪作一回鐵棍山藥

溫縣民間有

“九年磨一劍,地氣蘊懷參”

的說法

加之種植工序復雜

播種收獲勞動繁重

讓每一根鐵棍山藥

都彌足珍貴

百變美味

鐵棍山藥的根莖

深藏於地下

採挖時先由挖掘機

順行挖出1米見深的溝槽

藥農再用鐵鍬小心鬆動土壤

才能將其完整取出

極其考驗耐心與技巧

稍有斷折

品相、分級、售價

都會大打折扣

溫縣鐵棍山藥

直徑通常在1.5-3厘米

毛須略稀,毛眼突出

表皮不太光滑,呈淺褐色

有不規則紅色“鏽斑”

粉性足,肉質細膩

截面呈白色或略顯牙黃色

水分少、密度大、久煮不散

煮熟后干、香、綿、甜

有中藥味

蒸煮是最簡單的做法

而這種本味清淡的食材

在懂吃的人手中

可以幻化出萬般美味

枸杞山藥粥、紅棗山藥粥

山藥燉排骨、山藥燉土雞

山藥燉鯽魚、山藥焗鮑脯

紅棗山藥糕、椰蓉山藥糕

八寶懷山、山藥月餅

山藥泥、山藥汁

……

換著花樣滿足

挑剔的味蕾

目前

溫縣鐵棍山藥

種植面積3.4萬畝左右

年產鮮山藥5萬余噸

大山大河孕育的味道

綿延千年

全國特產“大摸底”

你還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薦?

人民網《好品中國》欄目

與你一起

發現更多“中國好品”!

來源︱人民網

總策劃︱張玉珂

監制︱李娜 郭健 劉雲

策劃︱翟巧紅 姜越

記者︱慎志遠 肖懿木

字體︱萬祥生

設計︱姜越

支持︱中共溫縣縣委宣傳部

(責編:楊虞波羅、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