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供水大灣區
百色水利樞紐開閘補水。受訪者供圖
在桂西群山之間,大壩如磐、碧水如鏡,一個盛有56億立方米水的巨大“水盆”端坐在右江河谷,隨時為粵港澳大灣區應急補水做好准備,這就是西部大開發重要標志性工程之一的右江河谷明珠——百色水利樞紐工程。
據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冬明春珠江流域西江、北江天然來水較常年偏少1至3成。針對可能出現的咸潮情況,水利部門提前部署,做好應對准備。
“目前西江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線’蓄水情況總體良好。截至11月21日,‘三道防線’西江上游天生橋一級、龍灘、光照、百色4座骨干水庫有效蓄水量169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偏多近2成,可滿足枯水期持續向下游補水需求。”11月22日,在水利部舉行的珠江“壓咸補淡”應急水量調度實施20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珠江水利委員會主任吳小龍介紹。
百色水利樞紐工程作為流域重要防洪工程和國家水網關鍵“結”點,自投入運行以來,持續發揮巨大的防洪、發電、灌溉、航運、供水、生態等綜合效益。特別是作為西江梯次供水保障“第三道防線”,有力保障了粵港澳大灣區用水安全。
從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底,百色水利樞紐連續6個多月,跨越1000多公裡,累計向下游補水23.97億立方米,確保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枯水季節供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據統計,“壓咸補淡”應急水量調度實施20年來,累計調水756億立方米,形成了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多方共贏局面。
據悉,百色水利樞紐積極開展汛末蓄水工作,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雨洪資源,全力蓄水保水,確保西江枯水期有水可調,全力做好“壓咸補淡”水量保障,持續筑牢“第三道防線”供水保障基礎。
投運近20年來,百色水利樞紐累計應急調水87.5億立方米,由右江河谷奔向粵港澳大灣區,在珠江“壓咸補淡”應急水量調度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年來,水利部持續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有效提升珠江河口地區供水質量,構建了流域當地、近地、遠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線”,打造了全流域、大空間、長尺度、多層次的供水保障格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