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
海南商發首秀成功!我國商業航天補齊“最后一塊拼圖”
“3、2、1,點火!”11月30日22時48分,長征十二號火箭在我國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以下簡稱海南商發)順利升空,首發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后首次執行火箭發射任務。首發亮相的圓滿成功,意味著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鏈上的“最后一塊拼圖”正式補齊。
“我們正在創造歷史!”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郭強表示,未來,海南商發將以每年16次的高效率,為中國商業航天發展按下“加速鍵”。
長征十二號火箭發射現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供圖
十年磨一劍。中國商業航天已經走過“從0到1”的“拓荒”階段,迎來了快速成長的春天。
據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統計,從2015年至2020年,我國商業航天產值由3764.2億元突破至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2%。2023年,我國一共實施了67次航天發射,其中商業發射26次,佔比超過三分之一。
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領域正在迎來全面爆發。上半年,中國商業航天發射次數為17次,佔比56.67%,同比增加41.67%。在上市公司半年報中,多家商業航天企業業績增幅超過100%,被評價“遠超市場預期”。
技術持續突破——
今年1月,東方空間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首飛﹔6月和11月,航天八院、藍箭航天先后完成10公裡級垂直起降飛行試驗,距離可回收火箭更近一步。
投資表現活躍——
2月,千帆星座(也稱“G60星鏈”)的運營方垣信衛星宣布完成67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不乏諸多國資的身影﹔9月,航天領域“國家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成立商業衛星公司、商業火箭公司,注冊資本高達10億元量級。
應用不斷拓展——
10月,中科天塔推出我國首個航天大模型“華山”,輔助在軌衛星實時管理﹔深藍航天探索通過網絡直播預售“太空旅行船票”,賺足了眼球﹔中國空間站首次向商業航天“敞開懷抱”,“輕舟”貨運飛船和“昊龍”貨運航天飛機成功入選空間站低成本貨運方案,獲得工程飛行驗証階段合同。
開始走向國際——
11月,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以“一箭15星”的方式將包括阿曼智能遙感衛星一號在內的1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商業航天企業首次向國際用戶提供發射服務。
當前,商業航天已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領域之一。專家表示,商業航天不僅能帶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上下游高精尖產業發展,更可以推動“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布局,開辟新發展賽道,是未來產業的關鍵。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3月,商業航天作為新增長引擎之一,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與此同時,各地也紛紛加碼布局。今年1月,北京市印發“行動方案”,提出若干措施壯大商業航天千億級產業集群,計劃用10年時間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商業航天創新發展高地﹔5月,湖北省發布“行動計劃”,計劃到2028年,全省商業航天及關聯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10月,廣東發布“行動方案”,計劃到2026年,全省商業航天及關聯產業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
展望未來,商業航天最受期待的領域——衛星互聯網正在迎來建設高峰期。目前,中國已經規劃了多個“萬星星座”計劃,其中,千帆星座作為先行者,已正式開啟組網建設,計劃至2030年底部署1.5萬余顆衛星。巨量的衛星發射需求,將極大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的共同發展,助力商業航天“振翅高飛”。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近日在珠海論壇上透露,《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6-2035)》正在編制中,將為商業航天留出更大發展空間。
“國家航天局支持鼓勵、規范有序發展商業航天,加強頂層規劃,優化行業准入,鼓勵商業航天企業參與國家項目,推進商業航天共建共享,支持商業航天企業‘走出去’。同時,要加強行業監管,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生態,推動建立商業航天聯盟,切實打造商業航天新增長引擎。”李國平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