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綠、興綠、護綠”並舉 筑牢美麗中國生態根基
發芽的檸條,茂盛的披鹼草……在鄂爾多斯阿爾巴斯蘇木的廣袤草原上,牧民斯日古林認真進行成苗調查,這些信息將幫助他更好地了解不同草種的生長習性,提高草地修復工作的效率。
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上世紀七十年代,內蒙古自治區興起開墾草原種糧,草原被逐漸開墾用於農作物種植。
斯日古林回憶說,開始是一塊一塊的土地裸露,后來就是一片一片地荒蕪,最后就隻剩下了沙子...
“2019年1月,中國綠化基金會正式發起全國首個草原保護修復公益項目‘一平米草原保護計劃’,旨在促使草原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一平米草原保護計劃”公益項目負責人員介紹,“通過針對內蒙古自治區各地草原不同的退化類型、程度和特點進行科學規劃,並扎實推進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沙障設置、播種草種、圍欄封育等關鍵工作,讓越來越多退化、沙化、鹽漬化嚴重的沙化土地重現生機。”
“在草種選擇上,通過帶狀種植以檸條為主的灌木作為防護帶,帶間混播楊柴、沙打旺、草木樨、披鹼草、錦雞兒等優質鄉土草種,以提高草原植被覆蓋度,增強草原抗逆性和穩定性,促進草原生態快速恢復。”該負責人說,在撫育管護上,認真做好病虫害監測與防控、防火、補水、施肥、補苗等撫育管理,同時定期對實施成效進行自查並及時開展補植補種工作。
截至目前,中國綠化基金會“一平米草原保護計劃”公益項目已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等地,累計修復退化草原292.05萬平方米,修復的草原累計碳匯量達146.03噸。
“一平米草原保護計劃”烏蘭察布項目區退化草原修復前后對比。受訪者供圖
斯日古林家附近的草原變成了優質草場。上述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積極與“三北”工程的整體戰略相融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持續推進退化草原保護修復工作,精心保護好祖國寶貴的草原資源。
未來,斯日古林還帶著周圍的牧民一起通過種植檸條修復草原,通過這種方式,使得畜牧業發展的更好,同時也留住了更多人在家鄉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