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物流領域多舉措發力 降本增效推動高質量發展
隨著汽笛的鳴響,一列滿載著上百標准集裝箱商品的海鐵聯運列車從浙江金華南站啟程,沿著甬金鐵路駛向浙江寧波舟山港。據悉,這批來自浙江義烏的貨物后續將通過海運出口至歐洲,進一步拓展對外貿易版圖。
記者了解到,近三年來,義烏——寧波舟山港集裝箱鐵水聯運線路已成功運輸了44.5萬標准箱。此外,得益於“公轉鐵”項目的實施,2023年義烏班列相較於傳統的公路運輸方式,節省了大約203.9萬元的物流成本。
事實上,這樣的積極變化並非個例。
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總體保持下降態勢,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由2012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4%,即每創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費用,從18元下降到14.4元。綜合來看,全社會物流成本仍有較大下降空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日前表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對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出了明確要求。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國民經濟穩增長的重要舉措﹔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是增強我國綜合競爭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為了更好地達成這一目標,我國在政策層面持續加碼。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了5方面20項重點任務,包括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健全國家物流樞紐與通道網絡、加強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加大政策支持引導力度等。
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突出成績。
“國家物流樞紐是實現貨物集散、存儲、分撥、轉運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物流設施,是全國物流網絡的關鍵節點、物流活動的組織中心。”張世昕表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發布六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樞紐總數151個,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樞紐網絡。
近年來,各地也積極響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打造特色物流樞紐布局。
例如,廣東廣州依照“5+10+N”物流設施空間體系,依托東部公鐵聯運樞紐和增城開發區物流樞紐,打造出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布局,現已成為空港型、港口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四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黑龍江佳木斯市提出“一主兩輔”樞紐布局,正加速推動區域物流降本提質增效,全面提升物流產業輻射能級,其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完成公路轉向鐵路運輸超350萬噸,為相關企業降低物流成本10%左右。
與此同時,物流企業緊跟時代步伐,積極邁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之路,全國多地紛紛利用數字技術為物流服務賦能,加速構建現代物流體系。
在湖北隨州,煙草物流中心借助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倉庫內卷煙擺放情況的實時監控,並且結合車載視頻與數字孿生技術,讓物流管理人員足不出戶就能遠程監測物流場景並進行模擬演練,極大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與精准度。
而在新疆某速遞轉運中心,最新型 DWS 自動分揀與小件循環交叉帶分揀機大顯身手,能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包裹的尺寸測量、稱重和掃描工作,並准確無誤地分配至相應區域。據該轉運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數字化、智慧化物流技術的應用,在今年的購物節期間,我們節省了將近100名操作人員,有效實現了降本增效。”
基於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負責人吳君楊表示,《行動方案》將“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作為培育物流領域新質生產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吳君楊還表示,《行動方案》將從三個方面加強政策的支持和引導推動物流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一是強化物流信息的開放互聯。要建立健全企業物流數據採集、提取、應用、保護等機制,要建立政府部門物流數據的動態互聯機制﹔二是支持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鼓勵開展重大物流技術攻關,促進大數據、5G、北斗導航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三是創新應用場景。鼓勵企業發展與平台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相結合的物流新模式,加強倉配運智能一體化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實習生孫晨子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