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安徽考察調研,對民生福祉念茲在茲——
2020年8月,在位於合肥市的渡江戰役紀念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今年10月,在安慶桐城市六尺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生無小事,把民生的事情辦好了,社會矛盾就少了,社會就和諧了。”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安徽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以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以科技“含新量”,激發生活新動能
11月初,《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發布,安徽居全國第七位﹔珠海航展,不少大國重器、明星裝備都是“安徽造”﹔11月13日,合肥正式發布規劃,計劃未來3年構建城市空中交通載人運輸網絡……
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通用航空、生物醫藥、空天信息……前沿領域捷報頻傳,尖端成果紛紛涌現。創新,在安徽已經成為一種驅動力量、一種鮮明氣質和一種生活方式。
科技為民,讓生活更美好。
走進位於蚌埠市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你會改變對“玻璃”的認知。一塊比A4紙還薄的玻璃,竟能做到百萬次彎折不破損,如今這項技術已實現產業化,產品廣泛應用在最新款折疊屏手機和汽車卷曲屏上。
國內最薄的電子信息顯示玻璃、最硬的高鋁蓋板玻璃、最輕的空心玻璃微珠……在這個老工業基地城市,傳統玻璃正被施以“科技魔法”,變身新材料,切實改善著人們的生活。
服務百姓生活,是科技創新的原動力。安徽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激發美好生活新動能。
U盤大小的高性能激光傳感芯片模組,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大幅降低家庭火災報警設備成本﹔一種夜晚自發光植物,白天可以美化環境,清新空氣,晚上則會像螢火虫一樣發光,化身天然的小夜燈……“皖字號”科技創新成果,向民生領域滲透,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
場景豐富,讓創新動力更充沛。
早高峰時段,合肥市包河大道高架橋上車水馬龍,橋上各處的68個傳感器,正實時搜集各項數據,傳回后方的智慧監管中心。
給橋梁戴上“健康手環”,讓它“開口說話”,正是合肥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一部分。這一工程依托信息化、數字化手段,對城市燃氣、供水、橋梁等設施進行實時監測,為守護城市安全運行建起一個立體化監測網絡。
始於合肥的探索,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實現了“從一域探索向全國推廣”,在全國60多個城市落地。而負責研發的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也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變,直接孵化“金娃娃”企業16家。
科技改變生活,生活催生創新。在安徽,科技進步的魅力不斷釋放,科技創新正在帶來高品質生活。
創新生態,讓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
人稱“千載詩人地”的池州,如今有了一張新名片——“航天城市”。走進安徽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內一枚直徑3米多、全長50米的“智神星一號”火箭正待組裝,明年上半年有望實現首發。
引入鏈主型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集聚,既開辟了發展賽道,也拓展了就業空間。據介紹,池州已簽約落戶商業航天項目4個,總投資111.2億元,正在對接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過20家。產業落地,無疑將提供大批高質量就業崗位,吸引大量高層次人才。
事業能留人,產業可聚才。安徽通過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和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動,推進創業安徽行動,不斷創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技術、人才、資本、場景良性互動,濃厚的科創氛圍、創新氣息,吸引越來越多年輕人奔赴而來。
一個指標很有說服力:作為曾經的勞務大省,安徽近年來人口淨流入態勢明顯,去年合肥市人口增加21.9萬。人口紅利正加速轉化為人才紅利,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以生態“含綠量”,塑造生活新空間
銅陵市獅子山獨立工礦區居民安成美,今年1月份喬遷新居后,過上了舒適的生活——菜市場干淨又整潔,離家步行隻需5分鐘﹔上下樓乘坐嶄新的電梯,再也不用爬樓梯﹔醫院、學校走著就能去……
隨著資源枯竭、礦山關停,因銅而興的城區發展活力漸失,生態問題凸顯。安成美清晰記得,當初一家人住在老樓裡,附近地質災害頻發、基礎設施陳舊、公共服務落后。
一邊修復生態、整治環境,一邊新建家園、打通路網,同時引進產業吸納就業,如今的獅子山獨立工礦區重煥生機,正向一座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嬗變。
安徽山川秀美。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群峰競秀,長江、淮河、新安江川流不息,巢湖、太平湖煙波浩渺,“三山三江兩湖”構成精彩的山水版圖。如何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詩意棲居的幸福空間,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一道現實考題。
獅子山之變是一個縮影。安徽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持續實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工程,統籌推進皖南、皖西兩大區域生態保護修復,持續推進“四廊兩屏”重點工程建設,讓生態屏障更牢固,讓生態福祉更厚實。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一句民間俗語,道出了江淮兒女的深情。淮河穿蚌埠城而過,是蚌埠人的“母親河”。
但曾經母親河“病”了,給城市帶來的也是“痛”。防洪排澇能力弱,常常泛濫成災﹔生態環境惡化,“臨河不見河、近水難親水”。
2022年,蚌埠啟動“靚淮河”工程。一方面切灘、拓槽、疏浚、清淤,讓主河道由原來枯水季不足200米拓寬至500米,復現“一條大河波浪寬”盛景﹔另一方面重新改造利用堤坡、灘地、河岸等近水區域,騎行道路、沙灘、棧橋、親水平台一應俱全,大河沿岸化身“城市客廳”“市民公園”。
蚌埠靚淮,淮亮蚌埠。生態環境改善,帶來的居住、商業、產業類收益超70億元。更重要的是,這座百余年來因水而興的工業之城,開啟了從“跨河發展”向“擁河發展”轉變的發展新階段。
在新安江,皖浙兩省探索出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新安江模式”,正著手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一水共護”走向“一域共富”﹔在長江,一體推進治污、治岸、治漁,實現“濱江不見江”到“城市生態客廳”的美麗蝶變﹔在巢湖,系統實施“五大工程”“四源同治”,巢湖水質實現歷史性好轉,東方白鸛舞翩躚……
兩組數據,直觀展現了保護之效和發展之變——
2023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34.8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3,優良天數比率提升到82.9%﹔長江干流安徽段、淮河干流、新安江干流總體水質均為優。
過去10年,安徽全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近30%,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比重下降14個百分點。
保護好山好水,發展向綠而行,綠美江淮“千裡畫卷”徐徐展開。
以治理精細度,增強生活幸福感
保障和改善民生,離不開創新社會治理。
文化底蘊深厚、素有改革創新傳統的安徽,熔鑄優秀傳統文化和現代法治精神,創造性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地轉化,形成了“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等特色做法,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水平。
就業是民生之本,如何實現供需精准對接,考驗著公共服務的精細化水平。
11月8日上午,銅陵市銅官區幸福社區的石城廣場上,一場社區招聘會正在進行。家住附近的求職者,不僅可以直接與前來招聘的企業面對面溝通,還可以掃碼注冊小程序,通過手機就可以接收附近的工作崗位推薦。
此外,依托網格化管理,社區黨員、干部隨時收集崗位信息和就業意願﹔通過設立在社區或商超、銀行的就業驛站,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建在居民家門口的就業體系,打通了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
這就是如今在安徽普遍推廣的“三公裡”就業圈服務品牌,它聚焦社區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借助信息化賦能,通過“政府主導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線上線下結合”服務模式,提供常態化就業服務。
一項服務模式創新,同時探索求解社區勞動者就業難、小微企業招工難、基層治理難等問題,凸顯著城市治理精細化的重要意義。
善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智能化水平,是推進服務供給精細化的重要途徑。
在馬鞍山市政務服務中心,馬鞍山市公安局行政審批科科長謝靜現場演示了如何辦理“無犯罪記錄証明”:點擊“政民通·馬上辦”桌面交互終端,選擇業務,“刷臉”核驗,証明出具,整個過程用時約40秒。
辦証明“無感”,幸福更“有感”。無証明辦理,既便利了辦事企業和群眾,也節省了審核查驗的時間、提高了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幾乎讓辦事窗口前排大隊的現象成為歷史。
數據多跑路,群眾就少跑腿,其中的關鍵是打破數字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截至目前,馬鞍山共打通27個數據接口、23類電子証照接口,實現50類証明材料免提交,免提交率超90%。
科技賦能,無疑大大提高了治理效能。但要“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不可或缺,永不過時。
走進合肥市的中鐵臻庭小區,寬敞明亮的住宅樓、修葺一新的健身步道、隨處可見的綠植讓人眼前一亮。
深入了解一番,這個小區更是不一般:4棟安置樓設計了11種不同的戶型,盡量滿足差異化、多樣化需求﹔老年人較多,小區就增設了許多適老化設計,比如在兒童活動區設置老年人座椅,降低窗戶把手方便開關……
很難想象,這樣高品質的小區,是由老舊小區改造而來。而且,小區內500多戶居民實現原地回遷,交付時間還較原計劃提前了6個月,有何秘訣?
居民自治起到了關鍵作用。拆不拆,怎麼建,居民說了算。由11名居民組成的居民征遷自治小組,參與征遷、建設、安置、治理全過程。
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好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還能住進這樣的房子,以前哪敢想!”合肥儀表廠退休工人田宗金,住進了三居室的新房,臉上洋溢著笑容。
發展永無止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謀劃推進改革,不斷擦亮高質量發展的民生底色,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安徽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
(本報記者吳焰、劉維濤、鄒翔、徐靖、羅陽奇)
《 人民日報 》( 2024年12月09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