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穩健”轉向“適度寬鬆”:貨幣政策調整傳遞哪些信息?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黃盛)12月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從多個領域部署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其中,會議指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貨幣政策基調由“穩健”轉為“適度寬鬆”,這是我國從2011年開始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基調14年后的首次調整。
業內人士認為,該表述意在更清晰地傳遞出積極有為的政策傾向,更好地穩定經營主體預期。
粵開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表示,2008年下半年,我國開始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一直持續到2010年四季度,之后基調轉為“穩健”。期間,央行多次調降存款准備金率及貸款基准利率。本次會議政策基調的轉變,意味著2025年貨幣政策將持續發力,以配合維護流動性穩定、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他認為,需要動態優化運用現有工具,研究儲備更多政策工具。一方面,調整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証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另一方面,引導貨幣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中樞平穩運行。
廣發証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認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及“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是一個全新的政策提法組合。近年來的提法一直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積極”“適度寬鬆”是提法上的升溫。上一次定調財政“更加積極有為”是 2020年,對應2020年上調赤字率、擴大專項債規模,發行特別國債﹔上一次定調貨幣政策“適度寬鬆”是2008年底至2010年,利率和准備金率在2008年四季度有較明顯下調,社會融資規模在2009年有增速的明顯擴張。
申萬宏源証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向記者表示,“適度寬鬆”的定調下,貨幣政策或更注重內部平衡,降准降息可期。考慮到本次會議表述對內需的重視,貨幣政策有望進一步向內需傾斜。一方面,貨幣政策或通過更大力度的降息緩解私人部門的負債成本﹔另一方面貨幣政策或更大力度配合財政政策,進一步通過降准、國債購買等方式提供流動性。
中信証券政策首席分析師於翔表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的表述,不只是局限於降准和降息,還將支撐后續長時間的市場積極性。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將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進有退”,引導和激勵信貸資金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宏觀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轉型優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