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好品中國丨燕山深處栗飄香

2024年12月13日19:1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歲暮天寒

北風呼呼刮在身上

抵抗美食的意志力

也變得薄弱

地鐵口、街轉角

爐子裡冒著熱氣的烤紅薯

鐵鍋中翻滾的糖炒栗子

成了回家路上最大的“阻礙”

卻也是冬日幸福感

最溫暖熨帖的注腳

“木本糧食”

俗稱板栗

殼斗科栗屬植物

原產自中國

是我國馴化利用最早的

果樹之一

《詩經》中

《鄭風·東門之墠(shàn)》一詩

便有關於“栗”的記載

“東門之墠,茹藘(lǘ)在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

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中國是世界上

板栗第一生產大國

全國20多個省份均有種植

2022年

全國板栗產量234.3萬噸

超過20萬噸的省份有4個

河北(44.7萬噸)

山東(22.6萬噸)

河南(20.3萬噸)

雲南(20.1萬噸)

湖北(19.6萬噸)

遼寧(19.3萬噸)

板栗作為堅果類食品

口感甜糯芳香

營養價值豐富

素有“鐵杆庄稼”

“木本糧食”之美譽

我國板栗的主要品種

可分為北方栗和南方栗

北方栗糯性大、香甜

以炒食為主

適宜制作糖炒栗子

南方栗粳性大

以煲湯煮菜為主

也稱“菜栗”

“燕山瑰寶”

燕山地區是全國乃至全球

最大集中連片板栗種植帶

北京懷柔

河北唐山遷安、遷西、遵化

秦皇島撫寧、盧龍、青龍

承德興隆、寬城、灤平等地

都是這一帶重要的板栗產區

地處燕山東麓的

青龍滿族自治縣

是典型的山區林業大縣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巍巍群山連綿延伸

青龍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

自然生態系統原真性

完整性程度較高

森林覆蓋率超過72%

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暖溫帶半濕潤

季風型大陸性氣候

四季分明、雨熱同期

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土壤富含有機質

賦予青龍板栗個大、皮薄

肉質飽滿、色澤光亮

營養豐富、軟糯香甜的特質

全縣板栗種植面積

超過100萬畝

為全國縣市(區)級之首

超級魔“栗”

板栗同時具備

咀嚼感和綿密感

除了炒食

做成栗子飯、栗子粥

也是香糯適口

栗香米香交融彌漫唇齒

與新茶飲搭配

板栗甜香中和茶的回甘

與甜品混搭

便能在味蕾上

碰撞出一場甜蜜狂歡

與排骨、雞肉、山藥

菌菇等同煮

鮮香又營養

一產往后延

二產兩頭連

三產走高端

如今

板栗已經成為青龍

最具優勢特色

產業鏈條最完整

輻射帶動能力最強

受益農民最多的支柱產業

現有板栗栽植戶10萬多戶

常年產量8萬噸

年產值達13億元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

產業集群迅速發展

單是板栗深加工企業就有13家

青龍板栗逐漸打破了

季節性的限制

朝著全年美食潮流邁進

鮮板栗、開口栗、甘栗仁

冰栗、栗丁窩頭等

100多種板栗產品常年供應

一顆顆在 “小刺球” 般外殼

包裹中成長的果實

攜著燕山深處的美味

走向各地

全國特產“大摸底”

你還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薦?

人民網《好品中國》欄目

與你一起

發現更多“中國好品”!

來源︱人民網

總策劃︱張玉珂

監制︱李娜 馮亞濤 劉雲

策劃︱翟巧紅 張素玲

文案︱周博 朱延生

字體︱萬祥生

設計︱張素玲

支持︱青龍滿族自治縣委宣傳部

數據︱《中國林業和草原統計年鑒2022》

(責編:楊虞波羅、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