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未來大會一窺未來智慧養老場景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已逐漸應用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那麼在未來,智慧養老場景會是怎樣的呢?
在近日召開的2024未來大會的“未來好消息”環節中,現場嘉賓展示了一系列科技在養老領域的創新應用,一窺未來智慧養老場景的全貌。這些創新涵蓋醫療、家庭健康管理、養老看護以及康養服務等多個方面,充分展現了科技為養老事業帶來的巨大變革和無限可能。
AI助力醫療變革 推動早篩普及
醫准智能創始人兼董事長呂晨翀分享了公司在醫療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新成果。醫准智能作為中信醫療健康產業集團投資孵化的企業,在四年間取得了顯著發展,估值增長4倍,營收從數百萬提升至1億。
醫准智能創始人兼董事長呂晨翀。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呂晨翀現場演示了醫准智能如何讓普通人也能進行甲狀腺癌早篩。通過一款可穿戴超聲設備,結合平板中的APP,借助AI加持,實現了居家或社區的早期篩查。該技術已在多家醫院臨床測試,檢出率達到98%。
這一技術不僅提升了個體健康管理水平,還在偏遠山區發揮了重要作用,鄉鎮衛生院和村醫就可以利用該技術走到田間地頭為村民義診,改善了基層醫療條件。醫准智能的創新成果標志著AI技術正從專業醫療機構走向家庭和基層,有望在未來的醫療及大健康領域發揮更大價值。AI賦能家庭醫療 打造全方位健康管理
協和醫學博士、杏樹林創始人張遇升在分享中講述了其回國創業經歷及對醫療現狀的思考。他表示,面對大量甲狀腺腫瘤患者,培養足夠的外科醫生是一大挑戰,同時,作為獨生子女,他也深感養老醫療困境。
協和醫學博士、杏樹林創始人張遇升。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為此,團隊利用協和等醫院積累的千萬疑難雜症病例數據,訓練出家庭AI健康管家兼家庭醫生。通過微信即可提供服務,兩年已覆蓋10萬個家庭。在現場,張遇升以李爺爺為例,AI醫生能根據其日常健康數據給出個性化建議,如調整飲食、運動方案,並預約專家視頻會診。
為解決AI局限性,團隊構建了“三師共管”體系,包括AI家庭健康管理師、全科醫師及全國專家網絡,提供從日常咨詢到線下治療的全方位服務。這一體系有望讓更多家庭享受到高品質醫療服務,未來期待與更多企業合作,將該服務推廣至千家萬戶。
科技賦能養老 AI助力構建全方位關懷體系
在養老問題備受關注的當下, 華為終端BG全屋智能業務總經理吳海軍表示,作為一名70后,他深刻體會到解決養老問題的緊迫性,而科技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
華為終端BG全屋智能業務總經理吳海軍。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吳海軍介紹,華為從三個維度運用科技助力養老行業發展。在個人穿戴方面,最新發布的動態血壓表可隨時監測人體健康參數,如通過微氣囊在夜間不打擾用戶的情況下監測動態血壓和心率,為個人健康管理提供全面數據支持。
居家場景中,針對全國至少6000萬類獨居老人的安全問題,華為率先引入毫米波雷達。區別於攝像頭可能侵犯隱私,該技術可有效檢測老人異常跌倒、睡眠等情況,且已在實際產品中應用,深受員工和客戶歡迎。
同時,華為構建了完整的AI數據平台,聯合中信、社區、醫院等形成服務閉環,實現個人獨居監測和安全告知,滿足不同業態下的養老看護與健康訴求,真正做到用AI關心每一個人,打造成熟的康養業態。
智慧康養機器人 開啟養老服務新篇章
優必選科技黨委書記、首席財務官張鉅介紹了在智慧康養領域的探索與成果。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優必選構建了AI+智慧康養服務體系,提供全場景解決方案。
優必選科技黨委書記、首席財務官張鉅。人民網記者 夏曉倫攝
在機構養老方面,其解決方案覆蓋七大服務場景,設計超31個智慧化方案,已在多地落地。公司自主研發多款智慧康養機器人,如智能代步機器人具備自動避障等人性化設計,輔助行走機器人助力老年人出行與康復訓練。
機器人作為AI大模型與APP的集成載體,為老年人提供貼心便捷服務。優必選在成長過程中得到中信集團多方面支持,如今將與中信保誠人壽開啟養老產業服務探索,未來有望讓更多老年人享受智慧康養服務,開啟美好晚年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