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以高質量金融服務為澳門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25年來,中國工商銀行持續提升本地化經營水平,推動現代金融發展,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2003年首設澳門分行、2008年收購誠興銀行、2009年整合成立工銀澳門,中國工商銀行親歷了澳門金融業創新發展的光輝與榮耀,為澳門長期穩定和多元繁榮貢獻了力量。
持續提升本地化經營水平
2003年5月,中國工商銀行在澳門設立分行﹔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進一步收購擁有37年本地客戶服務歷史的澳門誠興銀行並整合成立工銀澳門。
據中國工商銀行介紹,駐澳門機構以“立足澳門、輻射內地、拓展周邊、延伸葡語系國家”為發展戰略,以“建設澳門地區優秀主流商業銀行”為發展目標,推進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協調發展。工銀澳門成立15年來,各主要經營指標實現年均10%以上的復合增長,由一家規模僅數百億元(澳門元,下同)的小型銀行,成長為資產規模近5000億元、有較大市場規模和影響力的本地化主流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駐澳門機構深耕澳門,服務當地社會。積極牽頭當地大型銀團貸款和重大項目融資,為澳門基礎設施建設及投資開發提供資金支持,累計實現各類信貸投放近2000億元,有力支持了澳門經濟社會發展。
中國工商銀行駐澳門機構聚焦民生,深化本土經營。近20家營業網點分布於澳門各個商圈、社區,成為澳門居民身邊的銀行。截至目前,工銀澳門營業網點和自助渠道市場佔比超過20%,收單及發卡市場佔比超過30%,個人客戶佔本地常住人口的比例達到80%,2024年零售存款余額突破1000億元。
積極推動現代金融發展
中國工商銀行致力維護和助力澳門金融市場穩定、開放和多樣發展,在澳門同業中首家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首家辦理離岸人民幣銀團、首家成立人民幣退休基金、首家加入國際資本市場協會、首批接入CIPS等,成為澳門跨境金融服務最為豐富的金融機構之一。
中國工商銀行駐澳門機構持續加快科技創新,實施了以移動銀行、線上支付、智能網點等為核心的數字工行本地化戰略,在澳門同業中首家建成智能銀行網絡、首家打通跨境實物電商通道、首家推出智能發卡終端,引領澳門金融消費向更高層次、更加綠色、更便利化方向升級,完善澳門金融服務生態﹔先后首發碳中和綠債、首發綠色債券指數,服務國家“雙碳”目標。
同時,中國工商銀行主動對接大灣區發展規劃,落地“工銀琴澳通”專屬服務品牌,先后在澳門市場首家推出“灣區賬戶通”、首批推出“跨境理財通”、獨家推出大灣區乘車碼,成功辦理首筆綠色金融資產跨境轉讓、首筆QFLP基金試點及跨境人民幣賬戶融資等,打通了跨境資產合作新渠道,大灣區跨境按揭市場佔比達到60%,為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建立開放、高效、有序的統一市場作出了積極貢獻。
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圍繞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發展定位,中國工商銀行駐澳門機構積極發揮雙牌照優勢,成功落地融資項目近百個,協同開展跨境撮合、雲招商,組織客商參加進博會,有效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國工商銀行積極挖掘澳門平台價值、服務“走出去”企業,葡語系資產平台累計承接項目約十余個、折合金額超百億元,有效延伸葡語系市場﹔持續深化跨境業務聯動,打造跨境、跨幣種資金池產品,同客戶在共建“一帶一路”跨境投融資、資金結算等領域建立深度合作,工銀澳門現金管理服務已覆蓋104個國家和地區、61個幣種,年結算額超過1萬億元。
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中國工商銀行駐澳門機構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駐澳門主要中資企業作用,長期為澳門慈善機構等捐贈善款,造福社群﹔積極開展節日愛心探訪,關懷弱勢群體。傳播熱心公益、奉獻社會的理念﹔搭建員工成長成才平台,培育愛國愛澳愛行企業文化。持續向高校提供獎學金,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等活動,扶助文教事業發展,培養多元化興澳人才。
中國工商銀行表示,將以更開闊的視野提升金融服務,以更積極的作為服務澳門社會,圍繞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功能定位,發揮工行所長、服務澳門所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