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11月國家支持科技創新等減稅降費退稅約2.3萬億元
“真金白銀”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國家稅務總局1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11月,我國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22979億元,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
值得關注的是,支持加大科技投入和成果轉讓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8036億元﹔支持破解“卡脖子”難題和科技人才引進及培養的政策減稅降費1087億元﹔支持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和新興產業的政策減稅3373億元﹔支持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政策減稅800億元﹔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和留抵退稅等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9683億元。
“2020年至2023年,我們的研發投入從0.86億元增至3.89億元。”青島高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李學於說,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是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底氣之一。
“近三年,我們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3.39億元,節省下來的資金,我們又用到了強化研發創新能力上。”李學於表示,近年來公司不斷攻克技術難關,2024年參與完成的“半導體材料高質高效磨粒加工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這只是眾多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發展的縮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中國企業500強”上榜企業共投入研發費用超1.8萬億元,同口徑增長14.89%,創新成果產出水平繼續提升。
2024年,稅務部門積極落實制造業重點行業新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稅惠政策,推動制造業加快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走進湖北晶昱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廠區,一座座方方正正的“玻璃山”正被來回穿梭的叉車運送到大貨車上。“這些‘玻璃山’由玻璃瓶排列而成,指揮它們排隊的是自動捆扎機。自動捆扎前,它們還要經過智能質檢,這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公司副總經理劉金峰介紹說。
從靠人工到靠智能,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持。“2024年我們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累計已有1300多萬元,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減免900多萬元。”劉金峰說,減免稅優惠為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增添了底氣,公司預計還要投入近6000萬元持續改造升級設備,向著智能化和綠色化不斷發展。
在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持帶動下,我國制造業發展持續向好。前不久發布的《2024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顯示,我國制造業在提質增效、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其中,質量效益分項指標增幅位居世界第二,制造業增加值率、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銷售利潤率這三項核心指標近年來首次同步提升。
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各項稅費支持政策落地落細,稅務部門持續深化“政策找人”,依托電子稅務局精准推送最新稅費優惠政策信息1.68億條,覆蓋7505萬戶(人)次﹔加強稅費政策宣傳輔導,制發宣傳產品3.6萬余條,開展培訓輔導5萬余場次,覆蓋納稅人繳費人5253萬余人次。(科技日報北京1月7日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