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生態賬” 綠色金融加速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一本“生態賬”,牽動金融心。
在浙江,銀行提供的2.5億元固定資產貸款,支持舟山雙劍涂漁光互補發電項目,發揮出漁業養殖與新能源產業同步發展的優勢,提高海岸灘涂的開發利用效率,描繪出綠色自然與現代城市和諧共生的清潔能源圖景。
在湖南,5.5億元綠色貸款幫助華能郴州北湖區風電場工程解決資金壁壘高、總投資額大、回款期長等問題,讓一座座高聳入雲的風電塔架與浩渺山風一同織就一幅生動的綠色畫卷。
在廣東,巨灣技研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生產基地借助1.7億元綠色氣候貸款,探索交通領域降低碳排放與智慧出行的新路徑。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將客戶環境、社會和治理風險管理全面融入業務管理體系,強化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金融產品運用,加強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生態治理等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低碳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
統籌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服務美麗中國建設,仍需要發揮多方合力。1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朱鶴新在由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聯合召開的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推進會上表示,金融和相關行業管理部門要持續健全標准體系,加快制定統一的綠色金融支持目錄和統計制度,明確綠色金融的重點方向,加快完善環境權益登記、擔保、評估等配套政策,為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提供制度保障。金融機構要加強對綠色重點行業的分析研究,積極探索創新、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譜系,主動對接美麗中國建設重點項目清單,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提供融資融智服務。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趙英民在上述推進會上也表示,生態環境部門要主動與金融部門一道,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以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支撐美麗中國建設。健全綠色金融標准體系,有效銜接污染防治技術指導目錄等,統籌謀劃綠色金融支持美麗中國建設項目。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做好全國碳市場擴圍相關工作,拓寬EOD項目融資渠道,支持氣候投融資試點建設,探索區域性環保建設項目的金融支持模式。
另據中國人民銀行介紹,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政策框架已經基本搭建,下一步要持續深入抓好政策落實。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加強與生態環境系統協同合作,加強全方位對接,要繼續強化激勵約束,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到2027年,健全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考核評價體系,推動金融機構做好可持續信息披露,共同助力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和美麗中國建設。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綠色金融從高速增長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預計高增速在未來幾年將逐漸放緩。在關注綠色金融規模穩步增長的同時,要注重綠色金融對環境效益改善、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實效,以更加務實的態度做好綠色金融。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