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架起“兩山”轉換橋梁 “浙”水惠民幸福長

歐陽易佳
2025年01月09日17:0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之江大地,幸福河湖涌動。

近年來,浙江省深化河湖長制,推進全域建設幸福河湖,圍繞構建“八帶百廊千明珠萬裡道”格局持續發力,在夯實防洪保障、維護河湖生態健康的同時,打造文化之河、開放之河、富民之河、智慧之河。

2023年5月,浙江安吉滸溪幸福河湖建設項目入選水利部全國第二批幸福河湖示范項目﹔2024年9月,浙江省浙東運河(紹興段)、靈山港成功入選水利部2024年幸福河湖優秀案例候選名單。越來越多的河流為人民帶來可感、可見、可及、可得的幸福。

點“水”成金——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

如何把生態好水變成致富“金水”?浙江安吉的答案是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

20世紀末,安吉縣以發展“石頭經濟”為主,礦山開採活動頻繁,水土流失嚴重。如今的安吉,溪水潺潺,河流淙淙,山林披綠,風光煥然一新,曾經的“拋荒地”搖身成為游客“向往地”,優越的生態環境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

20多年來,安吉縣以礦山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為重點,以小流域為單元,綜合採取坡面復綠、礦坑復墾、坡耕地整治、水生態修復等措施,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19平方公裡,水土保持率由原來的84.5%提高到94.2%。

安吉石門坑生態清潔小流域。安吉縣章村鎮供圖

安吉石門坑生態清潔小流域。安吉縣章村鎮供圖

好山好水能出真金白銀。2024年3月,全國首單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在安吉簽約。一家當地旅游公司以3328萬元的價格,獲得安吉石門坑生態清潔小流域河垓區塊水土保持生態旅游資源的6年開發經營權,全面帶動鎮域濱水漂流、民宿、露營等新業態發展。

在安吉,點“水”成金的綠色發展之路正越走越寬,給幸福河湖建設提供了樣板。安吉滸溪幸福河湖建設項目以母親河串聯城鄉、帶動沿線村鎮綠色高質量發展。豐富水岸共富實現路徑,村集體以水資產、水資源入股,實現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兩入股三收益”利益聯結模式,實現政府、村集體、企業共贏局面。2023年滸溪流域濱水旅游同比增長18.67%,村集體經營收入80萬元以上村社全覆蓋。

全域治水——找到保護和利用結合點

“經過兩年建設,我們把廢棄的水電站改造成滿載時光記憶和藝術文化基因的美術館。”在位於衢州市龍游縣靈山港河畔的泥美術館內,執行館長陳浩說。

“泥美術館”前身是建於1969年的黃泥圩水電站,設備老化、發電效益減弱,加之上游新建庫容達1.25億立方米的沐塵水庫,這座水電站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式“退休”。

“我們保留很多水利設施和元素,與攝影作品及其他藝術品一同展出,達到很好的藝術呈現效果。”陳浩說,藝術館立足於水電站及溪口當地歷史與人文,邀請知名攝影師及影像藝術家創作了一系列精彩作品,讓這座廢棄的水利設施重新有了“藝術生命”。

“黃泥圩水電站的改造是打造惠民共享的親水場所的有益嘗試。”龍游縣林水局總工程師汪穎俊說,“通過藝術的形式,吸引市民游客來此參觀,也讓更多人走近水利設施,了解水利。”

黃泥圩水電站附近是靈山港國家幸福河湖建設試點的重點治理區域。近年來,龍游縣利用山水資源、人文景點以及田園風光等要素布置濱水綠道,構建“宜居、水韻、富民、樂業、智慧、共享”等六大幸福河湖場景,並依托“龍游通”上線APP“親水圈”,提供騎行、垂釣、露營等服務。目前,已打造親水節點179處,“十五分鐘親水圈”覆蓋率達89.1%。

文旅融合——千年運河煥發勃勃生機

在紹興,浙東運河穿城而過。冬日裡,循著香醇的酒香走進紹興黃酒小鎮,青磚黛瓦,白牆斑駁,烏篷船在小橋流水間緩緩駛過,清澈的運河水流淌著千年水鄉記憶。

近年來,紹興市對浙東運河進行全面治理和保護,水質持續向好,環境也越來越宜人。

“我們以黃酒為魂、文化為核、生活為本、古鎮為基,打造‘黃酒文化體驗、婚慶產業鏈、水路光影秀、沉浸式演藝秀’四大特色業態,在傳承文化的同時帶動當地就業。”黃酒小鎮管委會副主任馬亮亮介紹。

西小河是位於紹興市越城區的一條古河,周圍分布著成片的沿河傳統水鄉民居。為平衡運河保護和商業發展,實現共治共榮,府山街道西小路社區探索出“契約化共建”這一“法寶”。

“我們邀請轄區單位和企業作為共建單位參與巡河和宣傳勸導,幫助居民改變污染河水的陋習。”西小路社區主任周麗麗介紹,每年社區都會開一兩次共建會議,列出改善河流環境需要支持協助的事項,各共建單位來認領。

“我們依托浙東運河主線打造水上旅游矩陣,迎恩門水街、黃酒小鎮、柯橋古鎮等浙東運河濱水經濟帶初具規模,書聖故裡、魯迅故裡等文化歷史街區緊密聯通。”紹興市水利局河湖長辦負責人張寅介紹。

水脈長流,文脈常新。如今,奔流不息的浙東運河上新業態、新經濟、新消費形式不斷涌現,一杯杯黃酒奶茶受到年輕人追捧﹔越來越多游客入住運河民宿,感受開窗見綠的悠然自在……

(責編:楊曦、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