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航空“樞紐流量”變“樞紐經濟”

如何助推黑龍江省特色文化旅游從“一地一季”向“全域全季”提升?如何使哈爾濱航空樞紐從“樞紐流量”向“樞紐經濟”迭代發展?在近日舉行的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發展大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相關問題獻計獻策。
完善機場布局體系
2024年7月,中國民航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將哈爾濱機場列入全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這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國際航空樞紐。
“黑龍江在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廣闊發展前景。哈爾濱地理位置優越,適合發展對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的航線網絡。”成都航空副總經理黃麗瑛說。
黑龍江民航事業發展基礎較好,機場布局體系完善,現有民用運輸機場14座,居全國第5位﹔通用機場90座,居全國第一。黑龍江正積極完善立體化便利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圍繞國際、國內、省內“3個交通圈”,著力形成功能完備、立體互聯、“鐵公機水”統籌的運輸網絡。
哈爾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位居東北地區首位,已開通國際國內航線282條,通航7個國家和地區的127個城市。2024年,哈爾濱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15.96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379.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4萬噸,均創歷史新高。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第九屆亞冬會,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項目建設已完成東二跑道校飛、試飛、行業驗收等工作,計劃今年1月投用。哈爾濱機場將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擁有雙跑道的國際機場。
在航空裝備制造方面,哈爾濱航空集群日前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黑龍江擁有國內最大民用直升機制造基地、航空鋁鎂合金加工基地和航空復合材料生產基地,7個航空航天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能夠為航空航天創新發展提供支撐。
串飛航線助力文旅
這個冰雪季,黑龍江依然火熱。各地游客飛抵哈爾濱,感受浪漫的中央大街,打卡美輪美奐的索菲亞景區,再通過串飛航線,乘飛機去漠河“找北”,再飛到撫遠品嘗蔓越莓啤酒。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讓哈爾濱機場變得十分繁忙,機場樞紐功能日益顯現。
近年來,黑龍江全面提升航空網絡通達性,“旅長游短”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2024年,黑龍江新開通11條省內支線機場串飛航線,架起哈爾濱、漠河、撫遠、黑河等重點旅游城市直連直通的空中橋梁。從黑河到漠河,由過去9小時車程縮短至1小時航程﹔從漠河到撫遠,原來坐火車需要36小時,如今乘飛機隻需2小時。“干支通,全網聯”的航空運輸網絡體系讓廣大旅客能更便捷打卡北國好風光。
為進一步深化拓展航空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合作,打造通達全球的航空網絡和高端完備的產業集群,在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發展大會上,黑龍江省機場管理集團與四川航空、春秋航空、成都航空、俄羅斯奧羅拉航空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我們剛剛在哈爾濱開通了雙層觀光巴士,為當地文旅熱潮增光添彩。”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告訴記者,春秋航空將積極發揮在旅游方面的優勢,在哈爾濱布局省內、國內及國際航線。同時,公司將組織好客源,設計優質旅游產品,輸送更多游客來黑龍江。
“今年冬航季,成都航空在哈爾濱持續投入7架過夜運力,開通了哈爾濱至黑河、漠河、牡丹江等省內支線機場串飛航線,為旅游和經貿發展搭建便捷的空中橋梁。未來,成都航空將根據市場需求,持續增加運力投入,織密優化航線網絡,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黃麗瑛說。(記者 朱 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