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減少肥料投入、增加作物產出 我國研發出提升氮肥利用率新技術

2025年01月19日17:25 |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原標題:減少肥料投入 增加作物產出 我國研發出提升氮肥利用率新技術

2025年1月15日,由農業農村部黃淮海農業微生物資源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農業微生物技術創新中心主辦,山東碧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生物節肥增效新技術暨碧藍氮多多新品發布會”在山東泰安舉辦,本次會議得到了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科學院的大力支持。寶來利來科技集團旗下山東碧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攜手中國農業科學院以及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在會上宣布,歷經五年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技術領先且成效顯著的生物節肥增效新產品——“碧藍氮多多”,該新產品的發布為我國農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和示范引領。

我國佔世界7%的耕地消耗了全世界30%以上的氮肥,但利用率僅達3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氮肥利用率卻高達60%。據研發人員介紹,碧藍氮多多憑借其功能性微生物菌群與生物源脲酶抑制劑的核心成分,實現了生物節肥增效的顯著效果。其蘊含的固氮固碳、溶磷解鉀、生防抗逆等微生物,宛如土壤中的“守護者”,深度改善土壤板結問題,培肥地力,營造出更適合作物生長的土壤微生態環境,強化了作物的抗逆性能,降低了病虫害的侵染風險。同時,生物源脲酶抑制劑精准靶向抑制土壤脲酶活性,延緩尿素分解速率,提升氮肥利用率,達到了減少肥料投入、增加作物產出的“節肥增效”雙重效果,不僅最高實現了40%化學氮肥的替代,還實現了減肥與增產的雙重目標,平均增產幅度達10%-20%,部分組合方案增產效果更是高達27%。這不僅是對傳統施肥模式的一次深刻變革,更是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

憑借29年的微生物技術積累,寶來利來科技集團在土壤治理領域深耕細作,從物理、化學、生物學和營養學四個維度全方位改善鹽鹼地的土壤結構和肥力,通過物理作用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化學作用調節pH值、降低鹽分,生物學作用利用微生物菌劑提升土壤生物活性,營養學作用則通過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肥料補充養分,促進作物生長。該集團還深入新疆和田地區,通過改良土壤,建設了5000畝現代化農業種植園區,600個生態大棚內番茄、哈密瓜、蘆薈和中草藥生機盎然,使昔日的荒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化作綠意盎然的生態綠洲。這一舉措不僅大幅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寶貴的就業機會,顯著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

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所李俊、中國微生物學會農業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康耀衛分別作了《微生物肥料節肥增效新技術產品研發與發展前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和控量增效新途徑》和《逆境條件下利用微生物技術保障作物正常生長的研究與展望》專題報告。

碧藍氮多多的產品系列覆蓋了基肥型、水溶肥型和噴施肥型,可以滿足不同作物和不同施用方式的需求,適應廣泛的市場應用場景,包括糧食作物、蔬菜、中藥材、花卉園林等。會上多位來自不同地區的種植戶分享了使用碧藍氮多多產品后的體驗和效果。寶來利來科技集團與撫遠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陳亞蘭)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