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加強對新就業群體青年關心服務和權益保障——

十八萬個工會驛站匯聚暖流(青年圓桌·關注新就業群體)

本報記者 易舒冉
2025年02月06日06: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北京市朝陽區“望京騎跡工會驛站”。
  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街道總工會供圖
  數據來源:全國總工會

  春節假期,外賣小哥、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堅守崗位,給人們的假期生活帶來了便捷與溫暖。同時,在忙碌的工作間隙,他們走進工會驛站,享受到熱水、充電、歇腳等暖心服務,感受來自社會的關愛。

  近年來,工會驛站建設不斷提質升級,既有法律維權、就業指導、技能培訓等新功能,也有24小時不打烊、智能化服務等亮點。工會驛站如何更好服務新就業群體?我們邀請了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學者、工會干部,共同探討如何持續推進工會驛站建設,讓新就業群體青年感受到關懷和尊重。

  ——編  者

  

  對話嘉賓:

  王君偉  全國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

  趙祖平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執行院長、教授

  劉曉紅  甘肅省張掖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建設:15%的工會驛站升級為24小時智能化驛站

  【鏡頭】午后兩點,就餐高峰退去,外賣小哥孫琦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來到自己跑單休息時常來的地方——北京“望京騎跡工會驛站”。孫琦說:“看見驛站,心裡就踏實。”

  記者:工會驛站的建設初衷是什麼?為了更好服務新就業群體青年,工會驛站在建設方面有哪些新變化?

  王君偉:針對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實際問題,2016年初,全國各級工會開始建立以戶外勞動者為主要對象,以工會驛站為主要載體的服務體系,推動改善戶外勞動者工作條件。

  近年來,以平台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蓬勃興起,全國總工會推動相關平台企業建設更多服務平台勞動者的工會驛站,較快實現工會驛站數量增長和城市中心(重點)區域點位布局,並協調百度地圖、高德地圖開展驛站上圖工作,助力工會驛站離新就業群體青年更近一點。

  2023年全國總工會實施工會驛站“雙15工程”,在全國大力加強服務站點建設,推動實現2023年底全國服務站點達15萬個,在全國主要城市和城市重點區域基本實現工會驛站15分鐘服務圈交叉覆蓋。2024年,全國總工會明確了工會驛站“新雙15工程”目標,推樹15%的工會驛站成為最美工會驛站,打造15%的工會驛站升級為24小時智能化驛站。

  劉曉紅:新就業群體中大多數是青年人,我們在建設工會驛站時努力創新而為。一是更加科學地選址。按照“城區園區重點建、高速國道聯合建、企業商圈補充建”的建設思路,讓新就業群體青年可以就近享受服務。二是更加靈活地建設。針對城區中心區域新就業群體青年聚集、對工會驛站需求強烈,但協調建設用房難度大這一困境,我們設計帶輪子的集裝箱式可移動工會驛站,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在廣場等人流密集場所擺放,打造工會“流動之家”。三是更加智能地管理。初步實現了重點驛站無人值守、刷証(臉)進入、24小時服務等應用場景,提升了驛站服務的便捷化和實效性。

  服務:從飲水、充電、歇腳的“1.0版本”,到就業、維權、培訓的“2.0版本”

  【鏡頭】“我送外賣途中跟出租車相撞了,腳骨折要動手術,這算不算工傷?”雲南昆明盤龍區聯盟街道小壩社區工會驛站的法律服務志願者關慧虹,收到外賣小哥段某的求助。核實情況后,盤龍區總工會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專職律師、驛站志願者為其提供咨詢服務及法律援助。

  記者:目前的工會驛站都有哪些創新,在服務新就業群體青年方面發揮了哪些作用?

  王君偉:為做好青年外賣騎手等群體服務工作,全國18萬多個工會驛站中,近6萬個驛站設置了思想引領功能,2萬多個驛站具備法律服務功能,2000多個驛站安裝換電設備,2400多個驛站可提供優惠餐食,11萬個驛站配備應急藥品,4萬個驛站對接當地志願服務機構,5000多個驛站可常態化提供理發服務。2024年,各級工會通過驛站開展各類維權服務活動近6萬場(次),參與活動2000多萬人次。

  2024年10月,全國總工會啟動“工會愛心互獻”行動,眾多戶外勞動者已經領取到了工會系統干部職工獻贈的愛心物品,親身感受到了工會組織的關心關愛和職工群眾間的互幫互助。

  趙祖平:工會驛站為新就業群體青年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和溫暖,有效促進了他們融入城市。

  一方面,驛站雖小但匯聚了整個工會的服務力量,就業服務、技能培訓、健康體檢等專項服務信息及時送達新就業群體青年。另一方面,工會驛站還與政府有關部門、街道社區、物業公司和其它社會服務機構形成聯動機制,匯集整個社會對新就業群體青年的關心關愛。比如,不僅實現了就餐折扣、購物優惠、免費茶水、停車充電等工作方面的服務聚合,隨著智慧工會服務平台逐步建設完善,下一步子女托管、婚戀交友、租房信息等生活方面的服務提供也應成為驛站服務的重要部分。

  此外,通過嵌入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在有條件的地方,還可招募並培訓新就業群體工會會員為驛站基層治理新“合伙人”,為他們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實現價值的機會,激發新就業群體青年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一步促進他們融入城市。

  展望:營造關注、認可、尊重新就業群體青年的氛圍

  【鏡頭】近日,重慶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中心灣社區工會驛站開展了新春游園活動,現場年味十足,吸引了轄區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等參與其中,大家在歡聲笑語的游園活動中收獲了滿滿祝福。

  記者:在促進新就業群體青年融入社會、增強歸屬感方面,工會驛站還有哪些潛力可以挖掘?

  趙祖平:可以將驛站這一工會直接聯系新就業群體青年的場所和平台,打造成一個重要的工會大調研平台。通過該平台,密切關注新就業群體的所想、所需、對工會工作的需求,關注這一群體的變動和發展情況。在對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的基礎上,為工會每年的重點工作的確定提供更精准的信息支持,助力政府出台相關政策,完善勞動法律法規,將新就業形態用工形式納入法律規范,為權益保障提供實質性的法律依據。通過驛站工作的相關報道和調研成果的發布,在全社會營造關注、認可、尊重新就業群體青年的氛圍。

  劉曉紅:以張掖為例,下一步,我們將一方面按照“一站一特色、一站一品牌”要求,在重點服務快遞小哥的驛站配備電動車換電設備,在物流園區、高速服務區等服務貨車司機的驛站完善淋浴住宿設施、加盟維修廠家,依托零工市場建設的驛站設立工會維權窗口、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融合社區共享食堂、托管服務等,讓驛站更有“煙火氣”﹔另一方面,在重點驛站不定期開展新就業群體集中入會、慰問體檢、技能比賽、志願服務等活動,在傳統節日舉辦送春聯、吃元宵、包粽子等活動,常態化開展免費理發等生活服務,讓驛站更有“人情味”。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06日 19 版)

(責編:袁勃、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