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建設忙 為經濟發展“蓄力”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重大工程建設在擴內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從茫茫戈壁到深山腹地,從遙遠山區到沿海城市,全國多地重大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積蓄力量。
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翟善清表示,2025年,要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全力推動“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順利收官,多措並舉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提高投資效益,促進投資平穩增長。
——能源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川西高原冬風凜冽,順著梭磨河一路向西,穿過一條長長的隧道后,便來到了佇立在峽谷之間的世界第一高壩——雙江口水電站大壩施工現場。
“春節假期,我們組織了2000多名建設者堅守崗位,擼起袖子奮戰在施工一線,堅持不降速度、不減強度,全力沖刺投產發電目標。”大渡河雙江口公司工程黨支部書記彭顯國說。
建設中的光熱儲能電站熔鹽罐。受訪者供圖
在新疆哈密,冬日的戈壁灘寒風肆虐。春節期間,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一體化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施工現場,光熱儲能電站進入到設備安裝的關鍵階段。
“作為我國最大的‘線性菲涅爾’光熱綜合能源示范項目,我們要搶抓春節假期,盡快把已安裝設備的信息採集完成,為后期電站並網發電做好基礎准備。”該項目生產准備負責人石勇說。
——水利工程建設按下“快進鍵”。在廣西象州縣水晶干渠施工現場,機器轟鳴,泵車長臂高懸,振搗機震動……一段500米長的干渠已在田壟間初現。
作為下六甲灌區輸水工程“毛細血管”之一,下六甲灌區輸水骨干渠道總長673.5公裡,建成后可惠及59.2萬畝農田,預計年增產糧食16萬噸、糖料蔗50萬噸。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此前在國新辦“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5年,要加快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比如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重慶渝西水資源配置、黃河古賢水利樞紐等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設進度。同時,推動開工一批發展急需、前期工作有基礎、作用顯著的灌區、水庫、引調水等國家水網重大項目。
——交通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春節假期,在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寧波側、舟山側海平面下,“甬舟號”“定海號”盾構機正進行“穿海之旅”。“隧道開挖越來越深,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我要做好各項參數調控,讓設備達到最佳狀態。”“甬舟號”盾構機機長張嘎說。
金塘海底隧道是我國最長海底高鐵隧道,是甬舟鐵路控制性工程。甬舟鐵路建成后,舟山將實現“高鐵上島”,與寧波大海相隔的天塹將變為通途。
在重慶東站的正立面,6棵巨大的類似黃桷樹的樹形柱整齊排列。“最大一棵樹形柱面板有1000多塊,弧度各異。我們採取擴大‘樹冠葉片’面積方案,解決了3毫米厚不鏽鋼板分縫拼接難點,讓‘黃桷樹’葉片鏤空效果更具美感。”該項目負責人說。
作為我國西部地區最大高鐵樞紐站,重慶東站預計2024年6月建成投用后,高峰小時旅客發送量達1.6萬人次,將進一步完善重慶高鐵“米”字形高鐵網。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表示,一大批工程項目開工建設、穩步推進,有利於提振發展信心,加快潛能釋放和經濟復蘇﹔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推動經濟穩步回升﹔有利於拉動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穩定經濟發展的基本盤﹔有助於發揮工程項目投資建設對於穩增長的拉動力。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