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 生態宜居入畫來

歐陽易佳
2025年02月07日15:2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裡水路到湘江……”冬日的湖南省瀏陽市普跡鎮,瀏陽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午后沿著環河步道走一走,成了普跡鎮新府村村民周義秋的一大享受。

昔日污濁、雜亂的瀏陽河變得清澈、美麗,沿河散步的周義秋笑得格外開心,“以前大家是繞開河邊走,現在經常可以看到河裡有人游泳!”近年來,長沙市開展瀏陽河治理保護,淘汰水泥、造紙、煤炭等落后產能134.3萬噸,日均污水處理能力較2015年提升近3倍。

日前,水利部公開發布2024年幸福河湖優秀案例,瀏陽河等24條河流入選。從“黑”“亂”“差”到“河安湖晏”“岸綠景美”,這24條河流流淌著怎樣的“幸福密碼”?從近日水利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可窺見一斑。

《意見》從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清潔美麗、推動河湖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保護傳承弘揚江河文化5個方面,部署了幸福河湖建設的任務。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小勇告訴記者,當前,我國河湖治理保護進入以打造幸福河湖為目標的綜合治理階段,工作重點、難點主要集中在河湖安全保障、生態環境提升和生態價值實現等方面。

“‘河安湖晏’是幸福河湖的首要目標,也是河湖治理的重要任務。”劉小勇說,《意見》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體系,依法依規嚴格管控河湖行洪蓄洪空間。開展河湖綜合治理、嚴格河湖空間管控、暢通行洪通道是減輕洪澇災害風險的重要路徑,主要措施包括:完善河湖防洪設施體系,嚴格河湖管理范圍剛性約束,優化河湖岸線開發利用,嚴格涉河建設項目審批監管,統籌推進退圩還湖,縱深推進河湖庫“清四亂”(清理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常態化規范化等。

如何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清潔美麗?劉小勇認為,需要多措並舉,開展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全面提升河湖生態環境主要措施包括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持續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加強河湖生態流量管控、嚴格入河湖污染物管控、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科學推進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修復重要生物棲息地等。”

“要堅持近自然修復理念,在滿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河湖自然屬性特征,綜合考慮河道、水流、植物、動物等河湖生態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對河湖生態系統進行修復重構,使河湖盡可能保持自然景觀特色,還給老百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景象。”劉小勇說。

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是建設美麗中國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劉小勇認為,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應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按照規劃開展流域河湖防洪設施建設,完善洪澇災害防御體系,立足防大汛,堅持預字當先、以防為主,構筑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堅固防線。

“要充分發揮河湖長制在幸福河湖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健全河湖長制責任體系,建立完善黨政主導、河長牽頭、屬地負責、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各級河長制辦公室要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協同推進,抓好任務落實。”劉小勇說,“要拓寬幸福河湖建設的資金渠道,推動建立幸福河湖建設成效與河湖領域項目和資金安排挂鉤機制,倡導地方創新投融資機制,引導和撬動更多社會投資參與幸福河湖建設。”

劉小勇補充,要依法嚴格監管,發揮“河湖長+”作用,加強與公安、檢察、法院、司法等部門協作,健全部門聯合執法、跨界河湖共保聯治、涉河湖重大問題調查處置等工作機制,堅決依法打擊涉河湖違法行為。同時,結合數字孿生水利建設,加強“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體系建設,動態監測河湖空間及生態系統的變化,提升管理能力。

(責編:方經綸、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