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冰雪+”新業態讓更多人“喜冰樂雪”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2025年02月12日13:3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各位乘客,開往漠河的‘雪國列車’即將發車,請您坐穩扶好……”十八點二十分,哈爾濱火車站內游人如織,從這裡出發的K7041次“最北定制版”列車准時啟程。

走進列車,喜慶的“大紅布綠花朵”樣式的東北炕頭被搬上了火車臥鋪。“當初是被這趟列車沿途的‘冰雪畫廊’美景所吸引,沒想到火車內布置的細節也都充滿濃厚的東北氣息。”列車上的游客李阿姨說,車廂裡有“東北熱炕頭”“喜迎豐收年”等主題場景,別有趣味。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3—2024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達4.3億人次,冰雪休閑旅游收入達5247億元。預計2024—2025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有望達5.2億人次,冰雪休閑旅游收入有望超過6300億元。

“高度融合化的‘冰雪+’模式是當前冰雪經濟形態的顯著特征。”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冰雪+”可以理解為冰雪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形象說法,這種融合式創新對於冰雪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王裕雄看來,在需求端,冰雪產業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產生讓遠距離消費者前來消費的“吸引力”﹔在供給側,“冰雪+”不同產業可以通過融合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化學反應”,因此融合后的業態往往具有更強的盈利能力。

近年來,各地冰雪旅游產業深耕“冰雪+”模式,“冰雪+民俗”“冰雪+體育”“冰雪+文化”等新業態層出不窮,吸引了更多老百姓“喜冰樂雪”。

“之前我每年來吉林滑雪場,孩子都不願跟來,雪場周圍確實沒有適合他玩的地方。今年一家人來體驗了不少像雪地車、漂流這樣的家庭項目,還有溫泉、民俗文化展覽、無人機表演等等好多有意思的活動。我們家小孩一直說下個雪季還要來。”南方雪友王先生興奮地對記者說,全家人現在對冰雪游都很有興趣。

到內蒙古阿爾山市,慶祝一次滾冰節,帶回“滾白冰、去百病”的美好祝願﹔來吉林長白山,體驗一次霧凇漂流、雪地摩托,穿越野雪,盡覽銀白林海﹔在遼寧省遼陽市,參與一場太子河冰面“冰嬉”,欣賞捕魚工做出的“琉璃冰燈”……取“精華”,彰“文化”,冰雪“新名片”正在形成。

北方點燃的“冬天裡的一把火”,逐漸傳遞到大江南北,南方各地“花式”接棒、積極開拓,創新獨具特色的冰雪“奇緣”。

在四川西嶺雪山,集百福、迎財神,川味冰雪年“吸粉”無數﹔在浙江天目山,雪壓枝低,溫泉汩汩,游客圍爐煮茶,體驗南方雪國特色﹔在湖北恩施,皚皚白雪被夜空中的繽紛煙花照亮,雪地音樂節熱鬧開演……南方“玩冰樂雪”的熱潮也逐漸涌現。

未來,各地冰雪旅游產業如何進一步提質升級?王裕雄認為,其核心在於人民群眾從觀賞型旅游向體驗型、休閑型旅游轉型的消費偏好變化。其關鍵是不斷創新,通過產品、服務和場景的創新,提升冰雪旅游產業的附加值,從而實現冰雪旅游的提質升級。

“具體來講,各地要實現差異化和特色化發展,充分挖掘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地形地貌優勢、文化資源優勢以及相關特色產業優勢,打造差異化冰雪旅游產品﹔走品牌化發展的道路,塑造地區冰雪旅游品牌﹔著力提高旅游服務能力和水平,制定服務標准,優化消費環境,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游客旅游消費體驗。”王裕雄建議。(實習生田可儀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方經綸、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