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新能源產業跑出“加速度”

“寧夏以新能源為增量主體、以化石能源為兜底保障,以新型電力系統為關鍵支撐,推行‘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供需協同,加快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高水平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示范區取得實效。”2月13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蔣哲文介紹。
堅持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重要路徑。2024年,寧夏加大新能源資源開發力度,推動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全年新增新能源裝機超過500萬千瓦,綠電佔比提高到55%。新能源利用率連續多年超過96%,位居西北第一。外送電量達到9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4%﹔新能源外送電量2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4.23%,實現外送電量、新能源外送電量“雙提升”。
去年,寧夏持續加力新能源創新發展。完成國家第一批300萬千瓦“沙漠、戈壁、荒漠”光伏基地建設任務。創新建設優勢特色產業綠電園區,開工建設規模突破550萬千瓦,“十四五”以來,綠電園區試點新增負荷167萬千瓦,推動產業綠色發展。綠氫產能達到2.8萬噸/年,位居全國第二。
伴隨著能源產業的持續發力,寧夏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發揮儲能在新能源消納、電力供應平衡等方面的重要支撐作用。2024年,寧夏新增新型儲能電站20座,累計並網新型儲能電站47座、投運儲能規模已突破400萬千瓦。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中,儲能有效彌補火電電力缺口,發揮用電高峰期“頂峰”作用,最大頂峰電力超過400萬千瓦,負荷高峰時段出力能力相當於13台30萬千瓦火電機組。
目前,大唐中寧國際首套百兆瓦級全人工地下儲氣庫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加快建設,國能靈武國內首個全容量“飛輪儲能+火電聯合調頻”示范工程高效運行。牛首山抽水蓄能電站上、下水庫同步開建,提升了寧夏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和清潔能源利用率。
蔣哲文表示,寧夏將進一步加快新能源資源開發,提升清潔能源佔比。加快建設國家“沙戈荒”大基地和“寧電入湘”配套新能源項目,加快推進自治區綠電園區建設,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綠電佔比和電力協同運行水平。豐富“新能源+”開發模式,健全資源配置機制,鼓勵農光互補、草光互補等多產業融合開發。依托未利用地、採煤沉陷區開發風電、光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實現一重投入、多重產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