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冰雪經濟“熱”出新高度

2025年02月15日08:36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冰雪經濟“熱”出新高度

2025年春節期間,冰雪旅游不僅在東北地區“熱辣滾燙”,而且在全國呈現“南展西擴東進”態勢。朋友圈裡頻頻出現“找著北”“找冷尋凍”“極寒跨年”等美景,冰雪消費成為蛇年春節國民消費的一大熱點。

冰雪經濟是以冰雪資源為基礎,以冰雪運動為引領,融合旅游、文化、裝備等相關產業的綜合經濟體系。從2024年“爾濱”出圈到2025年冰雪“奇緣”,我國冰雪經濟發展迅猛,強力帶動消費,逐步成為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至2025年冰雪季全國接待游客有望達5.2億人次,冰雪旅游總收入將超過63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約21%和20%。冰雪消費從小眾性向大眾化轉變,夯實了市場基礎。我國構建起多產業並行發展的冰雪經濟體系,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新的重要支撐。

也要看到,當前冰雪經濟規模效應尚未真正形成,整體規模較小且較分散,不同區域冷熱不均。從整體上看,資源開發、運動引領以及旅游、文化、裝備等協同發展格局仍有待提升,微觀主體競爭力偏弱。從行業服務品質看,我國冰雪經濟仍以體驗需求為主,沉浸式、品質化、國際化水平偏弱,常態化知名冰雪賽事或活動偏少。從社會資本參與程度看,諸多冰雪節、賽事、活動等主要由政府主導,而社會資本融入及專業化參與有待加強。

冰雪經濟“熱”出新高度,標注新的起點。未來,應對標國際先進、加強頂層規劃、立足現代產業、著力協同發展,創建新業態、新模式、新賽道,推動冰雪經濟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提升冰雪經濟發展規劃水平。在國家層面,對標國際先進經驗,以現代化、市場化、國際化為原則,完善冰雪經濟發展頂層規劃,全面統籌基礎資源、區域經濟、產業體系、經營主體、發展舉措和政策保障等,在區域、產業、市場等領域進行重點部署。在區域層面,依據“一區兩帶多節點”空間布局,以優質服務、區域發展和就業促進等為出發點,制定實施區域冰雪經濟發展規劃,發揮區域優勢,發展重點產業。在專項規劃上,優化冰雪運動發展意見的同時,適時因需出台冰雪旅游、文化、裝備等專項發展規劃,培植冰雪新業態。

產業鏈是冰雪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撐。構建更加完善的產業鏈,應抓好資源、運動、旅游、文化、裝備等要素,構建高水平協調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強化冰雪運動引領性,以群眾性冰雪運動、青少年冰雪運動、冰雪運動競技和冰雪競賽表演為基礎,開發常態化國際性冰雪競技競賽。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統籌存量設施和新增設施、群眾性體驗設施和專業性競技設施、硬件基礎設施和軟件基礎設施,為冰雪現代產業發展提供扎實保障。以高水平國際冰雪交流合作、文化旅游、體育賽事等為支撐,促進雙向開放,重點引入國際先進運營主體、專業人才和運行經驗,打造具有品牌效應的冰雪城市、冰雪活動和冰雪企業,提升我國冰雪經濟國際競爭力。

打造政府市場關系明晰、供給需求對接順暢、成本收益有效權衡的冰雪市場體系。一要統籌政府和市場關系。在強化優化政府規劃引領和政策保障功能的同時,充分發揮經營主體的主動性,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力量,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構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注重高質量發展的冰雪經濟。

二要統籌需求和供給關系。冰雪經濟走熱,充分反映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消費升級的需求。冰雪經濟要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高品質、差異化、沉浸式的冰雪消費產品與服務,有效鏈接新型冰雪消費需求,形成供求互動的良好格局。

三要統籌成本和收益關系。冰雪經濟對時間和空間依賴強,對資本、資源和保障要求高,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以市場化作為基本原則,將成本和收益作為基礎約束,進一步推動冰雪經濟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郝帥、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