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二〇二五年,中國經濟這麼干⑤

本報記者  丁怡婷  葛孟超
2025年02月16日05: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2024年,我國積極優化房地產政策,有力推進保交房攻堅戰,探索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針對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推出一批有針對性的措施並取得實效,鞏固了國家安全發展的根基。

  開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針對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持續用力推進風險處置,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中國經濟沿著高質量發展軌道前行。

  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房地產市場是當前宏觀經濟的一個風向標,做好房地產工作對於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至關重要。

  走進北京鏈家新澳洲康都門店,門店負責人李鬆強正忙著給團隊布置工作。“這幾個月,成交和帶看保持活躍狀態,房價有所回穩,周末每個經紀人帶看3至4組客戶,每組客戶看七八套房,是之前的約兩倍。”李鬆強介紹,北京宣布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准、與之相銜接的稅收政策相應調整之后,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釋放,2024年12月三居戶型帶看量增長顯著。

  2025年,各地區各部門著力打通卡點堵點,各項房地產政策措施持續發力,努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降低購房門檻,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福建廈門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5%下調至20%﹔雲南昆明調整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積極推行“以舊換新”﹔江西南昌延長購房補貼政策期限……一些地方發布房地產新政,激發樓市活力。

  “2025年是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之年。一季度可能迎來季節性反彈,即由返鄉置業、年后返城等帶來的需求反彈,這將對房地產銷售形成支撐。”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接下來的重點是將已出台政策盡快落地,推動去庫存、盤活存量等,給市場交易帶來“活水”。

  實施城市更新,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最近,位於廣州黃埔區的一處商品房項目,迎來不少手持房票的客戶。“孩子要上學了,房票可以選擇現房,不耽誤事。”黃埔區山龍村村民陳先生說。

  2024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首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房票安置啟動。採用房票安置,既能縮短回遷周期,解決臨時住房、孩子上學等眼前之需,也能助力消化存量住宅,帶動更大需求。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以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估計,貨幣化安置將拉動2億平方米商品房去化。”國海証券首席經濟學家夏磊測算。

  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提振市場信心。截至1月22日,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達5.6萬億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發揮這項機制的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穩定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發揮不同融資工具的獨特優勢,形成組合效應,提高精准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隨著政策效應疊加釋放,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指標好轉,帶動市場信心逐步增強。2024年12月,對70個大中城市開展的月度房價問卷調查顯示,預期未來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保持穩定或者上漲的受訪從業人員佔比69.3%,比上月提高0.8個百分點。

  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這是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實現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治本之策。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有沒有”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結構性不足問題仍然存在。在一些大城市,大量剛性和改善性需求仍然存在。與此同時,房地產對宏觀經濟的貢獻方式從增量拉動為主轉向存量帶動為主,房地產業作為服務業的特征更加明顯。這些都需要建立新的發展模式。

  ——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機制,嚴控增量。

  住房城鄉建設部指導各地科學編制住房發展年度計劃,提前謀劃“十五五”住房發展規劃﹔自然資源部指導各地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通過收回收購等方式積極盤活存量土地。

  各地區各部門加強住房與土地、金融資源聯動,根據住房需求科學安排土地供應、配置金融資源,實現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保持市場供需平衡、結構合理,防止大起大落。

  ——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優化存量。

  福建福州,被收購的存量住房“變身”保障性租賃住房,陸續投入市場,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難題。既有45至60平方米適合單人居住的戶型,也有90平方米左右可滿足一家人居住的戶型,床鋪、沙發、書桌、空調等家具家電一應俱全,價格比周邊同品質社會租賃住房更加優惠。

  “優化存量,最關鍵的是要多措並舉加快去庫存。”浙江工業大學中國住房和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虞曉芬認為,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可以盤活利用閑置房屋,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浪費,而且一些存量房往往處於區位較好地塊,配套設施較為健全,有助於實現職住平衡。

  ——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提高質量。

  外窗、戶門隔聲性能高,智能家居自動調節燈光和窗帘,空間布局可根據家庭結構靈活調整……2024年9月起舉行的中國建筑科技展上,記者感受到了安全、舒適、綠色、智慧好房子的魅力。

  吉林提出大力推動10個以上“好房子”示范項目建設,浙江提出穩妥推進現房銷售試點和“好房子”建設試點,廣東提出推廣智能建造、模塊化建筑、裝配式建筑等。2025年,各地抓緊提高住宅建設標准,構建支持住房品質提升的制度體系,支持房企特別是大型房企打造一批好房子樣板,把老房子、舊房子變成好房子。

  住房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將重點通過著力優化和完善住房供應體系,推動建立要素聯動新機制,有力有序推進商品住房銷售制度改革,加快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房地產全過程監管,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持續壓降。經過改革化險,近年來我國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大幅下降,風險持續收斂。

  堅決打擊。省、市、縣三級防非打非工作機制正逐步建立完善,相關管理部門重拳出擊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央地協同合力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復,同意籌建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江西農商聯合銀行和河南農商銀行。2024年以來已有多個省份的農村金融體系改革成果落地,四川農商聯合銀行、廣西農商聯合銀行、海南農商銀行紛紛挂牌開業。

  “近年來,相關部門在中小銀行風險化解方面採取多項措施,包括推進中小銀行合並重組、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等,推動中小銀行回歸本源和主業。”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說。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將“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列為2025年監管重點目標任務之一,強調要堅持央地協同,上下聯動、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處置高風險機構,促進治理重塑、管理重構、業務重組,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明顯收斂。

  ——嚴密防范和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保管好賬戶和密碼,守護自己的錢袋子”“天上不會掉餡餅,高利保本是陷阱”……1月22日,在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農業銀行芒市支行、人民銀行德宏州分行、德宏金融監管分局等單位,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防范非法金融宣傳教育活動。

  非法金融活動涉及金融欺詐、集資詐騙等違法行為,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和發展,威脅百姓財產安全,當前非法金融活動形勢依然嚴峻復雜。

  當前,各地區各部門防非打非工作有序推進。上海金融監管局與市委金融辦、行業主管部門等主動溝通,在信息共享、調查處置等方面形成監管合力﹔浙江金融監管局指導金融機構發揮防非打非“前哨”作用,升級非法金融活動監測預警模型﹔廈門金融監管局與廈門市檢察院簽訂合作備忘錄,加強金融領域執法司法合作。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非法金融活動,將堅持“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牽頭建立監管責任歸屬認領機制和兜底監管機制。強化央地監管協同,堅持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

  “從長遠看,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保持金融體系穩定具有堅實的基礎。下一步,要不斷提升監管質效,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董希淼說。

  《 人民日報 》( 2025年02月16日 01 版)

(責編:胡永秋、楊光宇)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