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通數科為“雲上亞冬”交出滿意答卷

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冰城”哈爾濱圓滿閉幕。這場冰雪盛會不僅展現了亞洲冰雪運動的最高水平,更向世界彰顯了科技與體育深度融合的無限潛力,這也是運營商首次以雲服務商身份承接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作為本屆亞冬會雲服務合作伙伴,聯通數科在中國聯通統籌部署下以“國家隊”的使命擔當,依托雲計算、物聯網、5G-A、安全等前沿技術融合創新,構建起覆蓋賽事多場景的智能保障體系,實現核心系統“零故障”、服務保障“零投訴”、網絡安全“零事故”,為這場亞洲頂級冰雪盛會注入強勁的科技動能。
打造“雲上亞冬”,讓冰雪運動爆火出圈
雲服務是此次中國聯通亞冬會網絡與信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聯通數科為亞冬會量身定制開發了“一朵賽事專屬雲”,這朵雲承載了賽事管理、成績發布、信息分發、賽事支持等四大類共23項關鍵系統,覆蓋了從賽前籌備到抵離系統等全流程,為亞冬會辦賽、參賽和觀賽人員提供端到端、雲網融合的優質信息技術服務。
從亞冬會項目啟動到第一個系統上線,聯通雲在不到100天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專屬雲系統的部署。在雲池搭建和部署的關鍵時期,在通信網絡還未全線貫通的情況下,聯通雲亞冬會項目團隊採取了靈活的5G專網先進行遠程部署策略,並在后續順利完成了網絡切換,使雲池得以比原計劃提前兩個月上線,為賽事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亞冬會的舞台上,聯通雲不僅提供了強大的基礎雲服務支持,還通過雲轉播、雲會議、視頻雲等豐富多元的雲產品,為賽事帶來了數智融合的全新體驗,讓辦賽更加高效,觀賽更加精彩。
“雲轉播”是本屆亞冬會的一大亮點。聯通雲“雲轉播”突破傳統轉播延時大、部署時間長、成本昂貴、單向廣播等劣勢,首次將亞冬會賽事從“地面”搬向“雲端”。聯通雲轉播服務依托其強大的雲網融合優勢,實現了雲上存儲、彈性調度和高速傳輸低延遲,存儲資源介質調整與算力資源調度均實現了分鐘級處理,全球持權轉播商拉流平均延遲約200ms。通過“雲邊端”一體化架構,聯通雲構建了覆蓋全域的轉播網絡。同時聯通雲採用雙中心站點部署,基於中心站點與東亞站點為全球持權轉播商提供服務,通過雲端處理、邊緣節點分發與終端適配,構建起覆蓋全域的轉播網絡。海外媒體無需部署本地設備,即可通過雲端實時剪輯、轉發賽事畫面,實現“天地一體”的全媒體制作流程。不僅如此,依托5G-A毫米波移動網絡與F5G-A固網技術,聯通雲實現了“雙萬兆”速率,為超高清直播提供了無延遲、無卡頓的傳輸保障。面對賽事期間全球持權轉播商並發訪問帶來的巨大壓力,聯通雲雲轉播通過彈性資源調度與AI驅動的流量預測,動態調整算力分配,確保提升高峰時段視頻的加載速度,延時降低至毫秒級,為觀眾帶來“零等待”的沉浸式體驗。
聯通雲會議服務就像是一根無形的紐帶,通過先進的網絡優化技術和多重加密技術,實現了穩定可靠、多點同步、實時互動,在亞冬會的籌備過程和比賽階段的各個環節,工作人員通過聯通雲會議進行了高效溝通和協作。在賽事運營與管理方面,聯通雲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基於聯通雲平台的視頻雲服務全面覆蓋了超30個核心數據機房,對環境、現場、安防、值班值守等重要場景進行了全方位監控。借助AI人臉識別、異常行為檢測等技術,迅速識別並應對潛在的安全風險,及時發出預警,為賽事的平穩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賽事現場,無論是市區場館、亞布力滑雪場,還是開幕式/閉幕式、亞冬村等人群聚集的場所,聯通雲對講都為工作人員提供了穩定、清晰的通訊服務。基於對講+指揮調度平台的一體化服務及多種調度模式,滿足了醫療救援、車輛調度、場館保障等不同場景下的通訊需求,極大的提升了溝通效率和協調能力。
多款“黑科技”,讓亞冬會賽場“科技感”爆棚
賽場上,運動員們全力以赴,展現出超高的競技水平,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瞬間。賽場背后,聯通數科多款黑科技默默守護,全力為亞冬會保駕護航,展現了科技賦能體育賽事的強大力量。
為保障賽事期間醫療救援的“黃金響應”,聯通數科為亞冬會期間的醫療急救車部署了約40台雁飛5GCPE(CustomerPremiseEquipment,無線終端接入設備),用於打造高速、穩定、安全的移動通信環境,為生命救援搭建“數字生命通道”。該設備搭配5G醫療專網連接,能為急救車提供“超低時延”通信保障。設備內置多頻段5G天線與智能網絡優化算法,即使穿越信號復雜區域,也能通過弱信號增強技術維持網絡穩定,破解傳統急救車“斷網丟包”的痛點。雁飛5GCPE的高性能Wi-Fi模塊可同時為心電監護儀、醫療影像設備及醫護人員終端提供高速連接。且患者的生命體征、高清影像等數據通過端到端加密傳輸直達醫院指揮中心,全程由聯通格物DMP平台監控,嚴防數據泄露風險。
在每一個精彩的“奪金時刻”背后,都有聯通數科部署的30台雁飛5G工業網關在默默“守護”,該產品通過5GLAN、VXLAN等先進技術,確保了計分計時系統數據的精准傳遞,為賽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物聯網技術保障。雁飛5G工業網關中採用的5GLAN和VXLAN技術,實現了終端間的直接互通和終端與服務器間的二層高效通信,解決了傳統數據中心虛擬機規模受限、網絡隔離能力不足以及虛擬機遷移范圍受限等問題。此外,雁飛5G工業網關具備高防水、全防塵、大帶寬、耐腐蝕等特性,滿足各類復雜工況下的數據採集傳輸及設備控制需求。
在亞冬會亞布力通信山庄地下室內倉庫,工作人員通過5G-A無源物聯平台完成了對賽事關鍵通信保障物資裝備、賽事級通訊設備等重要物資的高效管理。平台的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物資的位置和狀態,工作人員隻需輕輕點擊,就能完成對物資的精准盤點和實時追蹤。這一功能不僅優化了物資調配流程,還確保了物資在賽事中的高效流轉和精准管理,為亞冬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5G-A無源物聯這一黑科技的成功應用,讓亞冬會這樣的高標准賽事,實現了低碳環保、智能高效的全新管理模式,這也標志著無源物聯網技術在大型賽事管理場景中取得重要突破。
“硬核實力”護航,亞冬會重保任務圓滿收官
國之大事,必有聯通。作為服務過全國兩會、北京冬奧會及冬殘奧會等國家重要活動的信息化保障團隊,在中國聯通集團的統一指揮下,第一時間組建亞冬會重保團隊,共選派聯通雲、安全、物聯網等500余人的專業保障團隊全力護航。
聯通數科總裁朱常波在重保團隊出征哈爾濱時就指出,要發揚聯通數科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以最高標准、最嚴要求、最實舉措,圓滿完成亞冬會重保任務。隨著亞冬會的圓滿閉幕,聯通數科用科技實力和匠心服務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在賽事籌備階段,重保團隊成員日夜奮戰,對系統進行反復測試和優化,確保每一個功能都能穩定運行;在賽事進行期間,全面統籌平台、網絡、安全、產品、服務等維度,建立全方位、一體化7×24小時的服務保障;聯通雲哈爾濱雲數據中心作為亞冬賽事專屬雲的同城數據容災中心,為業務的穩定運行提供安全的資源保障。
在雲安全保障方面,從物理環境、基礎網絡、數據存儲、業務應用等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制定一體化安全防護體系,確保萬萬無一失。在賽前准備階段,針對雲平台及雲上承載自有應用,聯通雲劍實驗室開展全方位滲透測試,累計發現80多個安全漏洞並完成緊急修復,安全驗証貫穿雲平台和業務系統的全生命周期,確保賽前潛在風險已全部閉環。同時根據亞冬會賽事特點和安全需求,設計34類容災和安全應急演練場景,制定90多項安全檢查點,針對性開展5次安全意識培訓,做到重保團隊“人人知安全,人人重安全”。賽事期間,聯通雲成功抵御海量潛在網絡攻擊,實際遭受的有效攻擊次數被嚴格控制在極低的閾值之下。其中,專屬雲共分析告警3萬余條,精准處置高危告警平台側事件超200余起,租戶側事件進50起,漏洞修復百余個;轉播雲共分析告警超5000條,重點排查處理安全事件4起,確保亞冬會雲平台未發生任何數據泄露、網絡癱瘓等安全事件,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雲計算國家隊”的安全擔當。
在物聯網安全保障方面,物聯網SOC中心針對織密防護網,筑牢多維防線。以“實戰化”標准,對賽事期間的網絡安全進行全面監控和防護。賽事期間處置各類安全事件1729件,均實現分鐘級響應處置,為亞冬會構筑了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線,確保賽事期間的網絡安全萬無一失,護航“平安亞冬”。
在物聯網平台和網絡保障方面,針對賽事涉及的6類物聯網產品及格物平台,通過深度巡檢優化性能指標12項,系統負載率下降20%;分客戶、分場景共梳理各項監控指標28條,通過實時監控平台運行狀態,快速發現並處置告警4項,利用“一屏統覽、一鍵響應”的精細化高效管理模式,處置及時率提升60%,確保賽事期間的各項業務順暢運行;高效協同各大區網絡運營中心,梳理賽事專網APN6個及相關指標5項,所有亞冬會賽事相關的物聯網卡均優化為雙點接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網絡流量可以自動負載分攤到其他網元。
以科技鑄就冰雪榮耀,以擔當書寫時代答卷。第九屆哈爾濱亞冬會圓滿落幕之際,聯通數科以科技硬實力和服務軟實力,在冰雪盛會中鐫刻下科技賦能體育的裡程碑,樹立了大型國際賽事數字化轉型新標杆,為全球體育賽事智能化升級貢獻中國方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