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新”政策有多“香”?

“兩新”政策有多“香”?一組數據增長可窺見一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4年,我國圍繞擴大有效需求,扎實推進“兩重”建設,加力支持“兩新”工作,設備購置投資增長15.7%,家電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2.3%。
北京某手機賣場工作人員在介紹國補政策以及補貼詳情。實習生黃天拓攝
數值的增長,背后是消費市場的澎湃活力。從汽車、家電家居、手機等消費品銷售快速增長,到企業生產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升級提速,“兩新”政策一方面推動供給側“不斷更新”,促進企業提高產品迭代升級能力,用更好的產品增強市場供給﹔另一方面“不斷刺激”需求側,用真金白銀的價格補貼,引導居民釋放潛在消費需求。
“‘兩新’政策實施以來,對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需求、促進綠色轉型、改善社會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全球經濟低迷與需求疲軟背景下燃起的‘一把火’。”中國循環經濟協會會長朱黎陽告訴記者。
朱黎陽認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是推動“有潛力的消費”“有效益的投資”的重要抓手,中央有要求、地方有准備、市場有期待,對推動相關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催化作用,可帶動行業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把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總量超過2000萬台(套),形成節能量約2500萬噸標准煤。
近日,在江西九江,一筆高達1000萬元的在建新能源船舶抵押貸款成功辦理。當地農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建船舶因是“半成品”,過去金融機構一般不願意接受其作為抵押物。隨著“兩新”政策持續推進,金融機構支持航運發展的舉措也更加豐富。
“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政策讓我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后續我們計劃陸續建造16艘LNG集散兩用船,持續推動企業綠色轉型。”九江誠馬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仁和說。
一批批港機、船舶設備“上新”提速,讓更多工業企業嘗到了設備更新和改造的“甜頭”。
“通過‘兩新’工作,推進重點行業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綠色化升級為目標,開展用能用水等設備更新改造,倒逼高污染、高耗能、高風險設備更新換代,推廣能效、水效達到先進水平的用能、用水設備,有利於行業企業從源頭上開展清潔生產、綠色制造,提高用能、用水效率,減少污染物、二氧化碳排放量。”朱黎陽說,“對實現雙碳目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朱黎陽表示,通過“兩新”工作,推進重點行業以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重要方向,開展生產設備、安全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推廣應用智能制造設備和軟件,培育數字經濟賦智賦能新模式,有利於促進技術進步、形成先進產能,對提高行業企業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競爭力,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新”的來了,“舊”的怎麼處理?朱黎陽建議,通過發展循環經濟,開展回收循環利用行動,可解決設備和消費品的“新”“舊”循環利用問題,減少資源浪費、實現“物盡其用”。
“未來隨著‘兩新’政策的深入推進,將進一步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循環經濟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朱黎陽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