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自主研制最大直徑盾構機“滄淵號”成功下線
2025年03月26日14:32 |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王仁宏)今日,我國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徑盾構機“滄淵號”在中交天和常熟制造中心成功下線。
據悉,“滄淵號”是繼中交天和自主研制刀盤直徑16.07米“運河號”超大直徑盾構機順利應用后,自主研制成功的又一超大直徑盾構機,開挖直徑達16.66米,整機總長176米,總重量超5650噸,再創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新紀錄。項目落地后,將肩負世界最長高速公路水下盾構隧道——海太長江隧道工程左線掘進施工重任。
海太長江隧道位於江蘇省長江入海口,北起南通市海門區,南至蘇州太倉市,左線由中交隧道局承建,線路全長39.07公裡,其中盾構隧道長9327米。始發后,“滄淵號”需穿越多種復雜地質帶,未知區域多,掘進難度極大,猶如“摸著石頭過河”。
對此,中交天和總工程師楊輝表示,“十隧九漏”至今仍是水下隧道工程建設的世界性難題。“我們結合多年水下和超大直徑盾構隧道掘進經驗,率先解‘十隧九漏’、毫米級精度控制的世界難題,創下所建超140萬平方米隧道內壁滴水不漏、管片上浮量和錯邊量分別控制在8毫米和3毫米內、地面沉降控制在3毫米內的行業新高度。”
海太長江隧道是國家《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和《江蘇省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運輸走廊規劃》重點推動建設項目,也是江蘇省“十四五”重點推進的過江通道項目,計劃於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有效分流蘇通長江大橋車流量,對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優化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推動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責編:王仁宏、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推薦閱讀
打開客戶端體驗更多服務
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