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產業互融同頻發力 特色產業帶動農民富鄉村美

人民網記者 李棟
2025年03月27日08:5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產業振興一頭連著農村發展,一頭連著群眾幸福生活。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近年來,多地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模式,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產業鏈不斷延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格局。

青山如黛,草木葳蕤。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呂洞山鎮排捧村的高粱種植基地孕育著新一季的豐收。

“去年我種了350畝糯高粱,秋收后直接送到村裡面的合作社按訂單收購,每畝純收入500元—600元,到了年底還有分紅。”農民龍子留對去年的豐收記憶猶新。

排捧村因高海拔而聞名,因為海拔高,限制了農業產業的發展﹔也因為海拔高,讓排捧村蹚出了一條獨特的農業發展之路。而今,排捧村利用高海拔特點,因地制宜探索出優質高粱種植,有效實現了百姓增收,讓小小的高粱“映紅”了一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致富路。

“近年來,排捧村充分發揮高海拔的優勢特點,因地制宜種植優質高粱,走出了一條訂單種植糯高粱的產業化路子。”排捧村黨支部書記龍長金介紹,2023年,村集體與中糧酒業酒鬼酒公司達成合作,以訂單模式種植釀酒原料糯高粱。

“種不好不用承擔損失。”村干部的一句話讓曾經猶豫不定的龍子留下定決心。“這兩年,村裡還會組織種植戶到貴州、四川實地觀摩學習糯高粱科學種植、施肥、防虫、除草等技術,不僅種的品質越來越好,產量也越來越高。”龍子留說。

“最開始,村裡試種了300多畝,當年秋天就迎來了大豐收,全村糯高粱總產量118噸,成功為村集體增收106萬余元,村民當年就領到了分紅。”龍長金回憶說。

“今年還要大力推廣翡翠椒、優質大米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走產業發展道路,助力村集體經濟再上新台階。”龍長金對企業訂單種植模式信心滿滿。

一家好不叫好,大家好才是好。“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也陸續推廣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其他村鎮。在吉首市馬頸坳鎮的著落村、竹寨村,優質高粱種植面積達到了3000多畝,2024年總產值1100多萬元。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引導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與農戶等緊密聯合與合作,通過保底分紅、入股參股、服務帶動等方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興業才能富民。”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表示,要統籌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因地制宜發展適合家庭經營的庭院經濟、林下經濟、民宿經濟等,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讓農民群眾挑上致富的“金扁擔”。

(責編:喬業瓊、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