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降准降息預期升溫 專家詳解政策空間

4月份以來,國內債市顯著走強。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觀測指標,公開數據顯示,其從4月1日的1.81%快速下行至4月7日的1.63%,4月8日和4月9日雖有小幅回升,分別報收於1.66%和1.65%,但仍處於低位區間。業界分析,本輪債市走強系多重因素共振所致,包括市場避險情緒強化、降准降息預期升溫等。
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年內已多次表態“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准降息”。帶著當前降准降息是否具備條件、何時落地、將帶來哪些影響等一系列問題,《証券日報》記者採訪了五大“首席”一同探討。
降准降息
有條件亦有制約
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表示,近期國內債市的走強與兩點因素有關,一是受外部不利影響觸發的市場避險情緒增強,二是市場對於央行通過降准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以對沖外部不利影響和穩增長的預期升溫。在此背景下,債市情緒得到提振,收益率出現一輪快速下行。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則認為,降准降息預期升溫是本輪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的主要驅動因素。
事實上,今年以來央行多次表態將“擇機降准降息”。央行行長潘功勝於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平均為6.6%,還有下行空間,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間”。那麼,從當前內外部環境來看,是否具備降准降息條件,又會何時落地?
對此,財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認為,從目前來看,央行的降准降息節奏或將加快。一方面,內需不足是我國當前經濟的主要矛盾,外部不利影響客觀上會使外需趨於放緩,擴大內需的逆周期政策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部分外需轉內需會進一步加大國內供給,對物價產生下行壓力,而促進物價合理回升是今年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也需要貨幣政策發力節奏適當靠前。此外,美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衰退概率加大,美元或走弱,對國內政策約束減輕。
不過,伍超明表示,在降准降息具體實施時點上,還需要平衡多重因素,預計貨幣政策重心將由一季度的防風險轉向二季度的穩增長,降准先行、降息隨后。
鄧海清認為,目前具備一定的降准降息條件,但同時也有一些制約因素。比如,當前銀行淨息差壓力較大,若直接降息可能進一步擠壓銀行利潤。總體來看,我國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寬鬆的空間,但何時降准降息則需要進一步評估內外部經濟金融形勢和外部不利影響后決定。
浙商証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認為,外部不利影響加大后,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可能會從“金融穩定”向“經濟增長”切換,4月份降准概率大幅提升。央行通過降准釋放長期流動性,有利於對沖外部沖擊對國內經濟循環的擾動。
王青分析,綜合考慮當前外部經貿環境變化、國內房地產市場走勢及物價水平,二季度“擇機降准降息”的條件已經成熟,落地時間可能提前到4月份。預計本輪降息幅度有可能達到0.3個百分點,相當於2024年全年水平﹔降准幅度有可能達到0.5個百分點,釋放約1萬億元長期資金。
光大証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為,當前可通過降低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擴大再貸款額度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幫助這些企業平穩度過外部不利影響所帶來的沖擊。目前1年期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為1.75%,而7天期逆回購利率為1.50%,兩者間利差為25個基點,處於近些年較高水平,客觀上具有下調空間。
兩項支持資本市場工具
還將進一步發力
“當前,若實施有力度的降准降息,能夠降低國內企業和居民貸款利率,增強銀行放貸能力,擴大投資和消費,對沖外需放緩帶來的沖擊。同時,降准降息將釋放強烈的穩增長信號,有助於提振社會信心,穩定市場預期。”王青說。
此外,通過降准降息帶來的流動性釋放和融資成本降低,對股市也將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鄧海清表示,降准降息對股市有所提振,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傳導:一是流動性改善,降准降息釋放的資金可能部分流入股市,如高成長的科技、消費板塊﹔二是估值提升,無風險利率下行推升權益資產估值,成長股更受益﹔三是盈利預期修復,融資成本下降將改善企業盈利預期,尤其是對利率敏感的行業,如地產、基建等。
值得關注的是,4月8日,中央匯金公司發布公告稱,將持續加大增持ETF規模和力度。隨后,央行新聞發言人就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穩定資本市場答記者問時表示,央行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並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近年來,央行多次強調要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去年9月份,央行還首次創設了支持資本市場的兩項工具,即証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以下簡稱“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
上述兩項工具均具有逆周期調節屬性,在股市超跌、股價被低估時,行業機構和上市公司、主要股東買入意願較強,兩項工具使用量會比較大﹔而到股價上漲、流動性恢復時,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回購增持的成本增加,行業機構換券融資的必要性也會下降,工具使用量將自然減小。由此建立的內在穩定機制,有利於發揮校正資本市場超調、穩定市場預期的作用,支持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在鄧海清看來,為支持股市平穩運行,未來央行可以進一步擴大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的規模,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更多的再貸款用於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穩定資本市場等。
“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明顯下行,而且處在偏低水平,或已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降准降息效應。”王青認為,著眼於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除了央行對匯金提供再貸款支持外,央行兩項針對資本市場的專項工具可能集中發力。另外,也不排除根據實際需要,央行設立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可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