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紅利指數再“上新” 年內發布數量同比大增200%

2025年04月10日09:01 | 來源:証券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紅利指數再“上新” 年內發布數量同比大增200%

4月9日,中証指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証指數”)正式發布中証A500紅利指數、中証A500紅利低波動指數和中証A500紅利增長指數,為市場提供更豐富的投資標的。

今年以來,紅利指數“上新”呈現顯著提速趨勢。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4月9日,年內已累計推出27條紅利指數,同比增長200%。

紅利指數“上新”節奏的加快,反映出近年來市場對紅利策略關注度的持續提升。穩定且豐厚的分紅,不僅能為投資者提供持續的現金流,在市場下行階段,更是發揮著“定海神針”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投資組合的淨值波動,降低投資風險。正因如此,市場對紅利指數的需求不斷增加,促使指數編制機構積極布局,加快新品推出,以滿足投資者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資產配置需求。

樣本選取各有側重

此次發布的3條紅利指數在樣本選取上各有側重。

中証A500紅利指數樣本特點為股息率較高。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中証A500紅利指數樣本股近12個月的平均股息率為6.19%。其中,前三大權重股——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99%)、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9.92%)和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7.52%)近12個月的股息率分別為4.91%、4.79%和5%。

中証A500紅利低波動指數樣本特點為連續分紅、股息率較高且波動率較低。其中,前三大權重股分別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和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數據顯示,這3家公司2021年至2023年累計分紅總額分別為1460.34億元、213.45億元和677.86億元。同時,這3家公司於近日披露了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擬分紅金額分別佔2024年度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的76.5%、40.24%和30.17%。

中証A500紅利增長指數樣本特點為歷史分紅增長情況良好、分紅增長潛力較高。其中,前三大權重股分別為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証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指數的樣本各有側重,有利於推動指數基金產品更加豐富,投資策略更加多元。紅利、低波、價值、成長等策略指數ETF會隨著指數發布而陸續推出,進而便利投資者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選擇契合的指數基金產品,構建更個性化的投資組合。例如,積極型投資者可利用不同風格指數基金進行輪動投資,依據市場行情變化,在價值型、成長型指數基金之間靈活切換,把握投資機會。

紅利指數發展前景廣闊

隨著上述3條指數“入列”,年內“上新”的紅利指數已增至27條,相較去年同期發布的9條,增幅明顯。探究其中原因,政策環境與市場需求的同頻共振構成了紅利指數發展的核心動力。

政策方面,近年來,監管持續優化上市公司分紅體制機制,如2023年12月份修訂實施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上市公司現金分紅(2023年修訂)》明確要求上市公司優化分紅機制,對連續三年分紅比例低於30%的企業實施交易限制﹔2025年3月份,滬深交易所發布信息披露工作評價指引,提升現金分紅對評價結果的影響權重等,這些政策進一步優化了A股市場分紅生態,為紅利指數擴容奠定基礎。

同時,配套政策體系加速完善。2025年初發布的《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推出更多紅利、低波、價值、成長等策略指數ETF,進一步提升ETF產品多樣性和可投性。

政策的密集出台與落地,為紅利指數的加速“上新”營造了極為有利的政策環境。

市場需求方面,紅利策略愈發獲得市場青睞,加速從邊緣策略邁向主流配置。以紅利ETF為例,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A股市場紅利ETF產品規模累計達2140億元,相較2024年末增加584億元。

方正証券表示,紅利資產的高股息差或贏得絕對收益型資金的青睞。根據相關會計准則,企業持有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不計入當期損益,但股利計入。持有高股息資產在獲取高分紅的同時,還可有效避免資本利得變化給收益帶來的短期波動。隨著當前年報披露高峰期臨近,紅利行情正迎來催化劑。

展望未來,隨著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上市公司分紅的穩定性與持續性將進一步提升,這將吸引更多長期資金的關注。同時,在田利輝看來,第三方指數編制機構(如中証指數公司與國際機構合作編制“A股全球競爭力指數”)將與資管機構深度協同,形成“編制—發行—投資”閉環,紅利ETF及其衍生品發行也將駛入“快車道”。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