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造新實體
以開源促開放 加速構建產業創新“朋友圈”

最近,DeepSeek發布新版大模型V3並宣布開源,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實際上,今年以來,多家科技公司和研究機構相繼宣布開源模型或開源計劃,其中不乏很多初創公司的身影。
其他公司忙著建“護城河”,為何他們會不約而同選擇開源?
詳戳視頻,一起聊聊“開源為何如此重要”↓
什麼是開源?簡單講,大模型開源就是把模型“家底”全公開,任何人均可對其源代碼、參數、架構進行查看、使用、修改及發布。
此舉如同大模型開發公司主動拿出“祖傳秘方”免費發放,對初創企業而言,開源將直接省去技術自研和試錯成本,避免重復走他人走過的道路,讓其能站在彼此肩膀上做研發、搞創新,幫助初創企業快速搭建自身AI系統。
技術開源一子落,產業鏈條滿盤活。從單一看,技術開源直接降低了企業的技術成本,有效激發科研人員、企業開發者、技術愛好者等群體創新活力。產業各方以需促研、以研促新,直接推動硬件、數據產商進行自我革新,一個更加開放、靈活的AI產業創新生態就此形成。
報告顯示,當前我國已初步構建了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
良好的產業基礎,廣闊的市場空間,加上技術開源帶來的開放生態,各方“老友”匯“新朋”,加速構建起產業創新“朋友圈”。
以華為為例,近年來,華為堅持打造開放的計算產業生態,已開源操作系統、數據庫和AI框架,並與產業界共同打造鯤鵬、昇騰繁榮生態。到2024年底,鯤鵬、昇騰開發者已經超過665萬,合作伙伴超過8500家,解決方案認証超過22800個。
技術開源推動應用創新,應用實踐又加速推動AI產業智慧蝶變。更難能可貴的是,這種從根源進行的技術突破,推動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進行一場系統性變革,全球AI產業格局正在得到重新定義。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明確“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針對AI產業所面臨的數據安全、算法可靠性和監管合規等挑戰,各級政府正進一步強化政策供給,通過稅收優惠、資金補貼、設立專項基金、牽頭搭建跨領域協同創新平台等方式,為人工智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凝聚政策合力,助力科技成果創新轉化。
“開源為何如此重要?”,答案至此已呼之欲出——
開源即開放。
開源讓AI不再是少數巨頭的游戲,更多企業有機會參與構建良性競爭體系,各方各展所長、集群匯智,共同推動AI技術智慧蝶變,讓AI有機會以更快速度、在更大范圍彌合智能鴻溝,實現普惠普及。
試想一下,當技術接管了數據計算與物理創造,人類得以專注於無法被算法量化的領域,聚焦科技研發、應用創新、藝術創造、人文關懷等領域深耕發力,徜徉數智藍海,感知“詩與遠方”。
而這,或許就是數智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制片人:章斐然、謝婷
監制:呂騫
策劃:李楠樺
制作指導:李佳
文字:王仁宏
主持:王仁宏
拍攝:張力洋
剪輯:黃新培、談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