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消博會探“新”:科技消費“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海南,如何體驗滑雪?
“我從未滑過雪,以前看別人滑雪的視頻就心痒痒。”在近期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消費科技展區,來自海口實驗小學的倪好和孫亦初體驗了一把室內數字滑雪模擬機。
孫亦初正在體驗室內數字滑雪模擬機。人民網記者 黃盛攝
“這兩天有不少採購商來詢問我們,能否在商超等場景合作落地。”展台工作人員李建興說,室內數字滑雪模擬機運用了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與人體工學等技術,體驗者穿戴上設備后在室內就可以感受滑雪的樂趣,打破了冰雪消費的時空限制。
科技消費正在成為我國消費市場的新亮點。如何打通消費帶動投資、產業升級的鏈條,讓更多科技消費進入百姓生活,成為第五屆消博會上展商們關注的話題。
拍拍毛絨玩具就可以聽故事、看動畫。在首發首秀展台,喜羊羊、抱抱喵、喵小咩等形式各樣的移動愛家AI陪伴玩具引起了人們的興趣。“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通過AI賦予玩具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價值,是值得關注的話題。”來自馬來西亞的展商邱先生說,本來自己是帶著產品來展出的,沒想到又發現了新的合作空間,回國后會向朋友推薦中國的科技消費產品。
觀展者與人形機器人進行互動。人民網記者 黃盛攝
新的市場空間、新的消費體驗,也是科技消費走向全球的重要方式。“每天來參觀、拍攝和咨詢的人特別多,我一天加了近百個微信好友。”第一次參展消博會的聯合飛機副總裁孫立業在展台忙個不停,他說,有不少全球展商給我國低空經濟點贊,和歐洲、東南亞展商交流時,他們對無人直升機的技術特點和消費場景關注度很高。
“通過消博會窗口,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中國品牌正利用多元化渠道布局國際市場。我們積極助力中國品牌在智能化、國際化浪潮中把握機遇、穩定發展。”安永大中華區零售與消費品行業主管合伙人鄭銘駒表示,憑借數字化能力和供應鏈優勢,中國品牌正在快速獲取市場份額,將中國制造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品牌資產。
忙著向大眾介紹自己業務的還有同程旅行展位負責人李甘。今年他們帶來了智能出行助手“程心AI”,還推出服務國內及國際游客的全新域名“DeepTrip.com”,目前為17種語言的游客提供中國行程規劃服務。
觀展者正在體驗模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人民網記者 黃盛攝
在不少參展商看來,科技消費兼具經濟、社會、技術和文化等屬性,不再囿於供給端的生產能力或需求端的收入水平,而是從消費心理、消費能力、消費保障等維度,依托便利、快捷、高效的智能化產品服務,實現消費者“願消費、能消費、好消費、消費好”的願景。
“Hello,I plan to arrive at Haikou Meilan Airport by flight on April 15th. Could I book a room for 7 PM that evening, please?”記者戴上AI智能眼鏡,當聽到中國移動展台工作人員張揚說的英語時,眼鏡上會實時自動翻譯出漢語“您好!我計劃4月15日乘坐飛機到達海口美蘭機場,我想預訂當晚7點的房間,可以嗎?”
“這款眼鏡目前在線上電商平台可以隨時購買。”張揚告訴記者,AI智能眼鏡不僅可以雙向語音同傳翻譯,還基於大模型實現行程規劃、可見即可譯、景點識別、導覽導航及打車等功能。
觀展者體驗多維全息AI感官行為研究系統。人民網記者 黃盛攝
國家信息中心於鳳霞認為,科技消費場景正在從傳統的通訊、家電領域向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健康醫療等多元化方向拓展。應用場景的持續拓展,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科技生活的需求,也為消費市場帶來了新增長點。
“來這裡看看未來生活的樣子。我今天體驗了各種科技產品,很興奮。”海口市民歐燕燕告訴記者,從“功能滿足”轉向“體驗升級”,科技消費不再是“僅供展示”的樣品,而是更快走進了百姓日常生活。
附相關系列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