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總局:加強保險保障 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

人民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杜燕飛)“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積極推動建設要素聚集、業務集中、交易活躍、規則完善的登記交易中心,支持將上海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再保險中心。”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23日在中國人民銀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指導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企業出口提供風險保障,指導保險業為“走出去”提供多方位保險保障。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指出,加強保險保障,提升風險管理水平,明確“加大對出口企業的保險支持力度”“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保單服務能級”“提供高質量再保險服務”。
提供高質量再保險服務
“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與有關部門和上海市密切協同,以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為重點,積極推進再保險中心建設,目前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金融監管總局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23日在人民銀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制度機制逐步建立,機構聚集初具規模,登記交易業務平穩起步。
具體來看,尹江鰲介紹,金融監管總局會同上海市政府先后出台三份關於推進上海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的政策文件,從准入、監管、財稅等方面支持再保險機構、業務、人才在上海聚集﹔同意上海保交所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設立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進行專業化運營管理,積極推動再保險運營機構入駐登記交易中心﹔指導登記交易中心出台了八項業務規則,推出標准化合同文本,建立交易編碼制度,保障業務規范有序開展,支持再保險運營機構推動信息登記和場內交易,實現跨境資金便利化結算。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已經有22家再保險運營中心和再保險分公司等機構在上海臨港設立。目前,登記交易中心再保險業務的登記規模已經超過1100億元,2025年登記金額和交易金額有望躍上新台階。
“從我國再保險市場兩個主要指標來看,再保險發展空間比較大。”尹江鰲說,第一個指標是再保險市場排名,2024年我國再保險市場規模大概316億美元,佔全球再保險保費規模大概3.5%,排在全球第8位。我國直保市場規模大概8000億美元,佔全球直保保費規模大概11%,居全球第二位。另外一個指標是再保險滲透比例。2024年,我國再保險保費佔直保保費比例大概4%,全球這一指標大概為12.5%,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水平。
加強保險對出口支持保障作用
“金融監管總局高度重視保險對出口的支持保障作用,指導保險業積極主動作用,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支持上海高水平對外開放。”尹江鰲說,要指導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積極履行職能,為企業出口提供風險保障﹔指導保險業圍繞外貿全場景,為“走出去”提供多方位保險保障。
尹江鰲介紹,當前,出口信保公司優化承保理賠服務,幫助客戶開發海外新買方,提升限額滿足率,探索業務試點,擴大保險覆蓋面。2024年,出口信用保險全國承保金額首次突破了1萬億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承保金額的增長態勢良好。其中,上海地區保單及限額審批時效均排名領先。出口信保公司結合上海外貿發展特點,持續提升數字服務能力,搭建集“投保、理賠、融資、資信、政策結算”五大功能和“信保、信貸、退稅”三大便利於一體的信保服務平台,舉辦金融助力長三角企業“走出去”的專項活動等,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精准保險服務。
尹江鰲表示,保險業為“走出去”企業境外資產提供保險及再保險支持,保障中資企業境外資產。2024年,“一帶一路”再保險共同體成員公司穩步擴大保障規模,為195個國家及地區的中國海外利益提供大概7萬億元的風險保障。金融監管總局指導行業加大投保便利性,方便跨境商務人員投保意外險等保險﹔開發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糾紛法律費用險、董監高責任險等產品﹔積極發展航運保險,就是船舶險、貨運險等,為企業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