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火星可能是第二個“地球”嗎?

王俊濤
2025年04月26日05: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約42億年前,火星曾和地球一樣具備原始的宜居環境,擁有適宜的溫度和大量的水活動。作為地球的“鄰居”,這顆火紅的星球有相似的季節性變化和晝夜節律,因此,被認為是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過生命的天體,更是當今行星探測和科學研究的焦點。

  火星有可能是第二個“地球”嗎?這顆曾經宜居的星球是否曾演化出生命?

  如果火星存在過生命,其起源方式可能與地球相似。我們對火星生命探尋的基本假設是,生命以碳基形式存在。考慮到火星演化過程中地質活動快速減弱、太陽輻射弱等,導致火星的內、外能量並不充足,而生命誕生是需要能量誘發的,所以即使火星孕育了生命,其生命形態也以微小生命為主。隨著火星演化,大氣逃逸嚴重,環境逐漸從宜居變為不宜居,潛在的火星生命可能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成為極端微生物,抑或在滅絕后被埋藏形成化石,並在周圍環境中留下痕跡。

  火星潛在生命痕跡如何識別確認?火星潛在生命在活動繁衍過程中會與周圍環境進行物理和化學層面的交互,留下痕跡証據。火星生命痕跡識別仍然面臨著各種難題,例如生命形式及痕跡類型不確定、樣品可能被污染和間接証據具有多解性等。

  火星車“祝融號”成功登陸,為我們研究這顆行星提供了更多科學依據。未來,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三號”任務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第一科學目標就是探尋火星生命痕跡。目前,深空探測實驗室牽頭的研究團隊已經設計了基於潛在生命預測模型的圖層疊加選址方法,並在地球野外場進行了驗証。

  (作者為深空探測實驗室研究員,本報記者管璇悅採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6日 05 版)

(責編:岳弘彬、牛鏞)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