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服務機器人市場普及

伴隨人口老齡化、社會服務需求多樣化,服務機器人迎來巨大市場機遇。真正讓服務機器人“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積極拓展應用場景,不斷優化發展環境,緊抓關鍵、協同發力。
會撒嬌的機器狗、會爬樓梯的掃地機器人……第137屆廣交會首次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展示未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如何讓服務機器人加速走進日常生活,惠及千家萬戶,正成為推動服務機器人產業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伴隨人口老齡化、社會服務需求多樣化,服務機器人迎來巨大的市場機遇。有關報告預計,2025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850億元。市場現狀則是,許多服務機器人還未覆蓋廣泛用戶群體,既未充分觸達有需求的家庭,也未在功能上實現精准匹配,供需兩端的有效對接尚未形成。
目前,服務機器人的普及還面臨許多現實問題。一是技術問題,服務機器人需要很高的智能決策能力和精准的操作能力,這對技術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應用場景問題,盡管服務機器人在許多場景已經得到應用,但在更多開放、動態、情境復雜的環境中,許多實際需求仍未被有效覆蓋﹔三是價格問題,機器人設備價格普遍較高,制約著普及步伐。
真正讓服務機器人“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緊抓關鍵、協同發力。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是服務機器人產業百花齊放的重要支撐力量。廣交會上,無論是能在百米高空清潔幕牆的清洗機器人,還是毫米級執刀的手術機器人,背后都離不開智能感知、決策執行和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支撐。要強化政府、企業和學術界多方合作,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提高服務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以科技實力打造產業核心競爭力。
積極拓展應用場景。從早期的掃地清潔、上菜送餐,到如今的情感陪伴、智能教育、醫療輔助,服務機器人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應用場景也不斷豐富。下一步,應聚焦更多復雜、高頻、剛需的現實場景,圍繞養老、醫療、教育、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鼓勵用戶單位和機器人企業聯合開展技術試驗驗証,開發更加貼近使用場景的定制化產品,推動服務機器人從“可用”邁向“好用”,拓展其環境適應能力和服務深度。
不斷優化發展環境。當前,服務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相關方面應以更加積極的政策引導、更加高效的要素保障、更加開放的市場環境,支持服務機器人產業創新突破、做大做強,從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面加強支持,做好服務和引導,打造良好生態。此外,還應推動制定行業標准,規范服務機器人市場,形成規模效應,實現長遠發展。
從廣交會展廳裡的“人氣王”,到未來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智能助手,服務機器人將不斷走進千家萬戶。多措並舉解決產業發展難題,推動服務機器人普及,不僅是產業走向成熟的重要一環,更是不斷釋放智能制造潛力、推動科技服務美好生活的關鍵一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護航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持續推進
-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歐陽易佳)據水利部消息,2025年,水利部將繼續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為期一年的黃河流域水生態保護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以“天空地水工”感知體系和中央巡視、審計、環保督察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社會監督等發現的涉水違法問題為重點,對水資源管理、河湖庫管理保護、水土保持監管等領域問題進行集中整治,打好黃河保護治理攻堅戰,推動黃河保護法等法律法規落地見效,更好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據悉,水利部與最高人民檢察院自2022年共同建立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以來,已經組織開展3項專項執法活動,成效顯著。…
- 評論
- 關注